答:
這裡有一個基坑56米的案例,僅供參考
傳統的成槽工藝最大施工深度約60-70m,根本無法實現103米深的地下連續牆成槽施工。所以,施工團隊選擇採用銑槽法進行施工。
銑槽法地牆施工是透過銑輪磨削原狀土或混凝土後形成稠漿並抽出達到成槽的目的,分為一期槽和二期槽實施,一期槽為槽段兩側均為原狀土的槽段,透過先行銑槽形成槽段,然後吊裝鋼筋籠,最終澆築混凝土成牆。二期槽段為兩側均為一期槽的地牆,透過銑槽時銑切部分一期槽地牆混凝土,形成凹凸齒口混凝土截面,再進行鋼筋籠吊裝和混凝土澆築,依靠凹凸齒口形成的銑接頭進行地牆連線和地牆接縫止水。
為此,施工團隊還專門引進了德國寶俄BC50銑槽機配MC128主機。此類銑槽機目前全世界僅3臺。它最大銑槽深度達150m,而且配有自動糾偏系統以及視覺化精度控制系統,配合超聲波檢測,確保了成槽垂直度控制在1‰以內。
▲德國寶俄BC50銑槽機配MC128主機
挑戰二:超深覆土盾構
在完成試驗段兩端豎井基坑後,施工團隊全程將在頂埋深達40.5~42.1m的土層裡進行盾構區間推進。整條區間線路全長1617.5m,盾構段線路平面共3段曲線,曲率半徑500m,縱曲線為1‰的單坡;盾構管片外徑11.3m,管片壁厚650mm,環寬1.5m,採用通用楔形環管片,管片按旋轉錯縫分8塊拼裝。
超深盾構推進中需切削穿越外側綜合設施基坑的地下連續牆,由於其混凝土結構對於盾構機的刀具磨損比較嚴重,如果要派人進入50多米深的地下換刀具,其風險性是非常高的。為此,參建各方展開了聯合攻關,透過大量試驗確定了可切削性混凝土配合比、選用玻璃纖維筋替代盾構切削斷面內的鋼筋。由於盾構切削斷面上部仍需進行基坑開挖,為了確保地下連續牆的剛度和止水效能,除切削範圍內採用可切削材料,其餘範圍仍使用常規鋼筋和混凝土,並透過大量實驗解決了不同性質灌注料互侵及交介面判定。
挑戰三:超深承壓水治理
據介紹,56.3m的圓豎井基坑是目前中國軟土地區開挖深度最大的基坑工程,基坑開挖過程中需大量進行第三承壓含水層抽降水,這在上海地區是首次實施,也是施工團隊所要面臨的巨大考驗。
施工團隊在現場開展了三層承壓水治理綜合原位試驗,獲取了不同地層中承壓水的分部特性、水力引數,為降水方案的設計提供了堅實的依據,確保超深承壓水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挑戰四:超深MJS施工
由於地下連續牆深度達103m,傳統的MJS工藝和裝置也無法滿足施工需求。
答:
這裡有一個基坑56米的案例,僅供參考
傳統的成槽工藝最大施工深度約60-70m,根本無法實現103米深的地下連續牆成槽施工。所以,施工團隊選擇採用銑槽法進行施工。
銑槽法地牆施工是透過銑輪磨削原狀土或混凝土後形成稠漿並抽出達到成槽的目的,分為一期槽和二期槽實施,一期槽為槽段兩側均為原狀土的槽段,透過先行銑槽形成槽段,然後吊裝鋼筋籠,最終澆築混凝土成牆。二期槽段為兩側均為一期槽的地牆,透過銑槽時銑切部分一期槽地牆混凝土,形成凹凸齒口混凝土截面,再進行鋼筋籠吊裝和混凝土澆築,依靠凹凸齒口形成的銑接頭進行地牆連線和地牆接縫止水。
為此,施工團隊還專門引進了德國寶俄BC50銑槽機配MC128主機。此類銑槽機目前全世界僅3臺。它最大銑槽深度達150m,而且配有自動糾偏系統以及視覺化精度控制系統,配合超聲波檢測,確保了成槽垂直度控制在1‰以內。
▲德國寶俄BC50銑槽機配MC128主機
挑戰二:超深覆土盾構
在完成試驗段兩端豎井基坑後,施工團隊全程將在頂埋深達40.5~42.1m的土層裡進行盾構區間推進。整條區間線路全長1617.5m,盾構段線路平面共3段曲線,曲率半徑500m,縱曲線為1‰的單坡;盾構管片外徑11.3m,管片壁厚650mm,環寬1.5m,採用通用楔形環管片,管片按旋轉錯縫分8塊拼裝。
超深盾構推進中需切削穿越外側綜合設施基坑的地下連續牆,由於其混凝土結構對於盾構機的刀具磨損比較嚴重,如果要派人進入50多米深的地下換刀具,其風險性是非常高的。為此,參建各方展開了聯合攻關,透過大量試驗確定了可切削性混凝土配合比、選用玻璃纖維筋替代盾構切削斷面內的鋼筋。由於盾構切削斷面上部仍需進行基坑開挖,為了確保地下連續牆的剛度和止水效能,除切削範圍內採用可切削材料,其餘範圍仍使用常規鋼筋和混凝土,並透過大量實驗解決了不同性質灌注料互侵及交介面判定。
挑戰三:超深承壓水治理
據介紹,56.3m的圓豎井基坑是目前中國軟土地區開挖深度最大的基坑工程,基坑開挖過程中需大量進行第三承壓含水層抽降水,這在上海地區是首次實施,也是施工團隊所要面臨的巨大考驗。
施工團隊在現場開展了三層承壓水治理綜合原位試驗,獲取了不同地層中承壓水的分部特性、水力引數,為降水方案的設計提供了堅實的依據,確保超深承壓水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挑戰四:超深MJS施工
由於地下連續牆深度達103m,傳統的MJS工藝和裝置也無法滿足施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