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菇涼媛

    李周,字純之,陝西馮翊人。考中進士,調任長安都尉。當年饑荒,官府向飢餓的災民供應粥,災民聚集不可控制,官府就把(控制災民的事情)交給李周,李周設定柵欄,把老少男女間隔開來,沒有一處混亂的。

    轉任山西洪洞縣令。有與世隔絕而被官府徵用財物的百姓,他的晚輩得到遺留的券約,李周按照契約歸還了百姓的財產。郡吏怪罪李周,李周說:“有利於百姓,也就是有利於國家途徑啊。”洪洞縣的南邊有山澗,支流泛出,徵收賦稅抗洪物資,李周開始構築新的大堤,百姓沒有叫苦的。李周任施州通判,施州官員不熟悉牛耕的便利,李周為此開闢了數千畝田地,選擇懂得種田的流放守邊的人,買牛讓他們耕作,軍糧靠此得以供給充足。

    司馬光將要推薦他做御史,要讓李周來見見他,李周說:“司馬先生賢能之人,我本來應該拜見,但聽說他推薦我而邀請我去,這就是‘自薦御史’(的嫌疑)啊。”最終沒有前去。宋神宗召見親近的大臣(讓他們)推薦賢士,孫固把李周的情況報告(神宗)。神宗召見李周問詢,對(李周)說:“知道你不遊走權貴,你認識當今的參知政事嗎?”李週迴答說:“不認識啊。”“認識司馬光嗎?”(李周)說:“不認識啊。”(神宗)詢問邊境防禦的策略,(李周)說:“四周邊境,如同兄弟,如果使中原疲乏來抵禦外族,使得百姓貧困窮苦,聚眾成為盜賊,擔心會成為心腹大患。”神宗點頭,第二天,神宗對孫固說:“李周,是樸實忠誠的賢士啊。我將要讓他擔任御史。”參知政事認為他不是自己的人就用事情考驗他,讓他掌管京西刑獄。

    當時正興修水利,有人提出疏導湍河要開鑿六條渠,來讓鉗盧陂水流出,估計用工八十萬人。李周說:“湍河源流稿積聚而下,用大堤來抵擋,尚且擔心決口流溢,如果再疏導,必然造成禍害。”於是上疏進言說:“鑿渠成功不一定能治理好洪水,但是費用卻已不足。為什麼不姑且開鑿一條試驗一下,如果可以用來排洪,就這樣做。”渠開鑿了沒有作用,第二年,湍河洪水,鄧城幾乎淹沒,才想起李周的提議。李周居然因為直言罷免,改任西京國子監。

    哲宗繼位,召李周做職方郎中。朝廷與西夏議和,給以西夏侵佔的地方,甚至要放棄蘭州。李周說:“陝西以西過去為唃氏擁有,常常成為我們的屏障。如今唃氏破亡,如果捨棄它,一定會歸附西夏。如果用不太大的黃河南面的(唃氏),多年後就會成為(西夏)的勁敵,如果再用黃河、湟河(一帶的民力)支援它,這是能夠得到全部的西夏領地啊,這就不(僅僅)是秦蜀之地的利益啊。”哲宗於是沒有丟棄。李周最終升遷為工部侍郎,不久以集賢院學士的身份擔任邠州的知州。去世時,享年八十歲。

    李周自從擔任小的官職起,隱而不露自隱其跡,沒有私自拜訪官員,有公事,李周就到官衙彙報,薛向掌管三司,要徵召他為部屬,等到見面,最終沒有敢說,(薛向)退下後感嘆說:“這個人不容易屈服。”因此不被當世人知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平安校園徵文,突出師生平安800字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