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潘不安講究史

    這是一個很有趣,但也很難回答的問題。

    因為秦在秦始皇之前“奮六世之餘烈”,已經成為了一個高效的統一機器,只要不是連續數代出現昏君,就不會阻礙他統一天下的步伐。選哪幾個人對統一的程序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如果一定要選擇歷史上的人才去輔助,是不是最頂尖的不重要,關鍵是要最合適的。例如選擇後世明顯有儒家色彩的名臣,像魏徵、李泌、范仲淹、寇準、王陽明過去,估計只會是給自己的敵人送人才。

    因為別忘了,戰國時期,人才的流動非常大,秦國賴以統一天下的人才,幾乎都是來自其他六國…………

    所以要我選的話,第一個我可能會嘗試用諸葛亮。

    因為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將儒法結合,併成功用於蜀漢治理的名相。《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所以我認為用諸葛亮為相,除了可以繼續堅持法家國策外,更能消弭法家過於嚴苛而導致的戾氣。

    另外,秦朝僅存在14年,不僅僅是沒有施行仁政的問題,一是能夠幫助秦國統一天下的法家並不能幫助秦國治理天下,二是未能消滅六國殘餘貴族勢力。

    這就需要同時精通儒法兩家,又擅長權謀的諸葛亮在統一天下之後,對秦國再進行一次變法。

    不過諸葛亮有個優點,也是缺點,就是做事太周全縝密了,當時就有人稱他“文彩不豔,而過於丁寧周至。”這也導致了他最後活活累死。

    所以必須要給他找幾個助手和接班人,一個最合適的人選是王猛,他身為一個漢人,能夠在前秦完成改革,使其在短時間內統一北方。同樣也能幫助諸葛亮完成秦朝改革,處理和六國舊貴族間的關係。

    只是王猛有一個和諸葛亮一樣的問題,就是命短,只活了51歲。

    還有一個接班人是比較有風險的,那就是隋文帝楊堅,他設計的三省六部制,開創的科舉制,還有主持訂立的開皇律,都被中國曆代王朝所沿用的君主集權制巔峰。

    以他為兩人的接班人,可能真會讓秦朝打破宿命,但也要冒著被篡位的風險……

    至於武將方面,沒有選擇的必要,秦國從白起到王翦、蒙恬等,從來不缺乏名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上喝麥片還是豆漿有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