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月下追韓信有一副對聯這樣說韓信: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上聯說的那位知己,當然是指蕭何,蕭何舉薦韓信成就大業,只是後來又為呂后設計除掉韓信,從而留下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諺語。
今天只說“生死一知己”之蕭何。相傳當年蕭何追韓信的地方,就在今天的陝西省留壩縣馬道街以北的寒溪邊。《留壩縣誌》中記載了“寒溪夜漲”傳說,這個故事,也叫“蕭何月下追韓信”。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在漢中,心有匡復天下志。韓信棄楚歸漢,雖有大將器略,劉邦卻嫌他出身微賤不予重用。韓信一氣之下,跨上棗紅馬,猛加一鞭,那馬就馱著韓信,“嗒嗒嗒”地直奔褒斜峽谷而去。
守北門的軍士一見韓信出了城,急忙報告相國蕭何,蕭何大吃一驚。他深知韓信是難得的將才,急忙派人追趕,手下人卻認為一個芝麻官根本值不得如此大驚小怪,可受上司的差遣,卻又不得不去。
小差騎馬到了褒城,看見韓信躺在草地上呼呼大睡,一泡剛撒下的尿近在咫尺。追趕韓信的人笑了,心想,這沒出息的人會跑嗎?便返回漢中向蕭何報告。蕭何大罵了小差一頓,又派第二個人去追趕韓信。這人出褒城,找到韓信剛才睡覺的地方,韓信早已不知去向了。
蕭何聽到第二次回報後心如火燎,趕緊備了快馬,一路加鞭親自去追韓信,但路上根本見不到韓信的影子。
再說韓信騙過了追他的人,跨馬再向北走。當他來到馬道寒溪時,天色已晚。只見溪水自西向東嘩嘩地淌,正待牽馬涉溪而過,忽然一陣巨響,寒溪上游湧起了幾股巨浪。霎時間,寒溪水漲數丈,逼得韓信只好後退幾步,不敢涉水過渡了。
這時,水面上湧起了一朵蓮花,蓮花座上站著身穿白衣的觀音大士。韓信見觀音化身,急忙伏身跪拜。只聽見觀音說道:“天興炎劉,願將軍善扶明主,速速返回漢中,與蕭相同輔大業。”
韓信抬起頭來,觀音大士已在水面上消失。這時,蕭何已趕到溪邊,拉著韓信的手,勸他返回漢中。韓信見蕭何一片真誠,又想起剛才一幕,這才與之一道打馬回程。後來劉邦在漢中設壇拜將,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自從做了大將,縱橫燕趙,掃蕩齊楚,擊敗了霸王項羽,為漢朝奠定了400年的宏偉基業。古人以“若非寒溪一夜漲,焉得漢室四百年”之句,讚歎“寒溪夜漲”之奇功,假如不是寒溪夜漲,阻擋住了韓信,哪裡會有漢朝四百年天下?
現在的馬道鎮西溝,仍稱寒溪。寒溪亦名樊河,樊河北岸有三碑相連,一碑上書“漢相國蕭何追韓信於此”;第二碑上刻“寒溪夜漲”4個大字;第三碑如今已字跡模糊難辨,大概是記載著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吧。樊河上本來還有一座鐵索橋,於1951年被毀,現南北岸橋墩石基依存,宛然如故。溪邊原有蕭何廟一座,1983年因溪河漲水,山勢坍塌,廟宇隨之全毀。
蕭何月下追韓信有一副對聯這樣說韓信: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上聯說的那位知己,當然是指蕭何,蕭何舉薦韓信成就大業,只是後來又為呂后設計除掉韓信,從而留下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諺語。
今天只說“生死一知己”之蕭何。相傳當年蕭何追韓信的地方,就在今天的陝西省留壩縣馬道街以北的寒溪邊。《留壩縣誌》中記載了“寒溪夜漲”傳說,這個故事,也叫“蕭何月下追韓信”。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在漢中,心有匡復天下志。韓信棄楚歸漢,雖有大將器略,劉邦卻嫌他出身微賤不予重用。韓信一氣之下,跨上棗紅馬,猛加一鞭,那馬就馱著韓信,“嗒嗒嗒”地直奔褒斜峽谷而去。
守北門的軍士一見韓信出了城,急忙報告相國蕭何,蕭何大吃一驚。他深知韓信是難得的將才,急忙派人追趕,手下人卻認為一個芝麻官根本值不得如此大驚小怪,可受上司的差遣,卻又不得不去。
小差騎馬到了褒城,看見韓信躺在草地上呼呼大睡,一泡剛撒下的尿近在咫尺。追趕韓信的人笑了,心想,這沒出息的人會跑嗎?便返回漢中向蕭何報告。蕭何大罵了小差一頓,又派第二個人去追趕韓信。這人出褒城,找到韓信剛才睡覺的地方,韓信早已不知去向了。
蕭何聽到第二次回報後心如火燎,趕緊備了快馬,一路加鞭親自去追韓信,但路上根本見不到韓信的影子。
再說韓信騙過了追他的人,跨馬再向北走。當他來到馬道寒溪時,天色已晚。只見溪水自西向東嘩嘩地淌,正待牽馬涉溪而過,忽然一陣巨響,寒溪上游湧起了幾股巨浪。霎時間,寒溪水漲數丈,逼得韓信只好後退幾步,不敢涉水過渡了。
這時,水面上湧起了一朵蓮花,蓮花座上站著身穿白衣的觀音大士。韓信見觀音化身,急忙伏身跪拜。只聽見觀音說道:“天興炎劉,願將軍善扶明主,速速返回漢中,與蕭相同輔大業。”
韓信抬起頭來,觀音大士已在水面上消失。這時,蕭何已趕到溪邊,拉著韓信的手,勸他返回漢中。韓信見蕭何一片真誠,又想起剛才一幕,這才與之一道打馬回程。後來劉邦在漢中設壇拜將,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自從做了大將,縱橫燕趙,掃蕩齊楚,擊敗了霸王項羽,為漢朝奠定了400年的宏偉基業。古人以“若非寒溪一夜漲,焉得漢室四百年”之句,讚歎“寒溪夜漲”之奇功,假如不是寒溪夜漲,阻擋住了韓信,哪裡會有漢朝四百年天下?
現在的馬道鎮西溝,仍稱寒溪。寒溪亦名樊河,樊河北岸有三碑相連,一碑上書“漢相國蕭何追韓信於此”;第二碑上刻“寒溪夜漲”4個大字;第三碑如今已字跡模糊難辨,大概是記載著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吧。樊河上本來還有一座鐵索橋,於1951年被毀,現南北岸橋墩石基依存,宛然如故。溪邊原有蕭何廟一座,1983年因溪河漲水,山勢坍塌,廟宇隨之全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