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凱恩斯

    1987年就出現過暴跌,但是那並不在我們的記憶中,那時候我們都還小,並且當時中國的世界一定程度上和美股的世界是隔開的。那麼就如同志怪類的描述,財經也有故事,我們就僅僅是講故事,不要覺得可以套用,這個世界每一次的突發情況都不相同。我們來說幾個暴跌的特徵:

    1、1987年之前大概6個月左右,曾出現了美國國債的一次高點。所以,一般認為1987年的大滑坡和無風險利率上升有一定關聯。

    2、1987年並非從頂部掉落,之前已經出現了轉折,其是在下跌途中突然加速。避險資金湧出美股,第一個目的地是美債和美元,美元指數飆升,美債上漲。但是繼而,投資者發現風險如多米諾一樣全球蔓延,香港,歐洲,都開始出現巨大幅度的下挫。所以資金紛紛逃離美債,黃金大漲。所以,出現了股債雙殺。

    3、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道指暴跌21%,香港股市在下跌400點後停牌4天,繼而繼續下跌,累積下跌超過1000點,大約30%的下跌比例,事實證明,躲是沒有用的。

    4、實質上1987年金融危機之後,各國市場,尤其是美股馬上恢復了繁榮,經濟也很快從蕭條中走出來。很多人依然搞不清楚為什麼突然來這麼一出。有人將這種問題歸咎於量化交易,電腦自動的賣出機制。這說明,資本主義市場大多數投資者還是投機為主。

    5、巴菲特在1988年開始投資可口可樂,人生最成功的投資之一。

    6、日本的繁榮繼續,在危機中日本加大了經濟干預力度,那時候日本經濟是半開放的,索羅斯很羨慕日本人的做法,說他們只用幾個電話就搞定了恐慌,他認為一個國家要防止風險就應該將金融封閉起來。不過另一種觀點說,正是這種保護機制使得日本人在資產泡沫上面變得更加大膽,直到90年代一首《涼涼》。

    實際上,我們總能找到一些類似,在歷史的每一個階段看上去都和過去一模一樣,但是每一次的危機都是不同的。一直以來,那個20%的跌幅一直被當做是一次經濟執行過程中的一場自然風暴,而不是一場危機。當危機來得快,而大多數國家防衛經濟危機的措施都十分完備的情況下,來得快必然去得也快。繁榮太久了,總要來那麼一下,然後繼續繁榮,我們的社會一向如此。所以,西方社會有很多人更加偏好硬著陸,但是亞洲文化中,大家依然偏好軟著陸,比如日本,因為我們的社會關係關聯性比西方更強。

  • 2 # 不見不散q

    如果美股突然暴跌,中國股市會跟隨大跌。原因是銀行地產科技股和美股走勢相關聯。同時權重大。一旦大盤大跌,其他股票會跟跌,大量機構和散戶會拋售股票,造成嚴重大跌。只有莊股會逆勢飄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談一談比利時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