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挪威舞曲》就選自著名的挪威鋼琴作曲家愛德華·格里格的其中一首鋼琴曲, 這個曲式結構是A-a-B-A-a模式,為了讓幼兒感受不同的段體,教師用皮球玩起了音樂:A 段中教師在重拍時向下拍球后接住,四拍一次重複動作;a段其實是 A 段的一個高八度音樂,所以教師採用把球往上拋的動作來提示幼兒音樂的變化,同樣四拍一次重複動作;B 段旋律較 A 段緊促有力,教師便快速地連續拍皮球,直至 B 段音樂結束,又回到 A 段,在最後一個延長音中教師就把球滾出去讓幼兒體會延長的感覺。這樣的表現手法可以看出,用皮球作為樂器表現得恰到好處,讓幼兒看得清楚,悟得透徹,自然而然地理解整首音樂的結構,並讓幼兒在玩球的過程中,輕鬆地感受節奏變化,準確地再現音樂的節奏,用美的節奏性動作表現音樂情感。
一、律動的基礎 - 感受音樂
如《挪威舞曲》就選自著名的挪威鋼琴作曲家愛德華·格里格的其中一首鋼琴曲, 這個曲式結構是A-a-B-A-a模式,為了讓幼兒感受不同的段體,教師用皮球玩起了音樂:A 段中教師在重拍時向下拍球后接住,四拍一次重複動作;a段其實是 A 段的一個高八度音樂,所以教師採用把球往上拋的動作來提示幼兒音樂的變化,同樣四拍一次重複動作;B 段旋律較 A 段緊促有力,教師便快速地連續拍皮球,直至 B 段音樂結束,又回到 A 段,在最後一個延長音中教師就把球滾出去讓幼兒體會延長的感覺。這樣的表現手法可以看出,用皮球作為樂器表現得恰到好處,讓幼兒看得清楚,悟得透徹,自然而然地理解整首音樂的結構,並讓幼兒在玩球的過程中,輕鬆地感受節奏變化,準確地再現音樂的節奏,用美的節奏性動作表現音樂情感。
二、律動的過程 - 表現音樂
1.參與性--在音樂中體驗樂趣
奧爾夫與傳統音樂教育不同,很明顯的一點是參與性。奧爾夫音樂教育是透過感覺(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去協調、發動各個方面的能力,讓兒童主動參與到遊戲活動中,透過說、唱、動、奏⋯⋯來體驗音樂。
2.即興性--在音樂中發揮潛能
奧爾夫認為,即興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樂表現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形式。奧爾夫的教學活動,透過兒童的積極參與和唱奏實踐,以即興活動形式發展兒童的音樂體驗,嘗試創造音樂的能力。即興活動重視兒童在做的過程中的主動學習以及想象力、創造性的發揮。 因此, 做得好不好不是關鍵問題,做不做才是關鍵問題。 奧爾夫明確提出:重要的是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兒童在成長事件過程中的結果, 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貴的是,兒童在實踐中的體驗和獲得的經驗,是兒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個性的發展。
3.綜合性--在音樂中創造激情
音樂是綜合的藝術,音樂不是以單一形式存在的,不僅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聽,它是結合動作、舞蹈、語言的有機整體;這恰恰又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是源於生命開端的, 是接近土壤的,是心靈最自然的表露。
三、律動的延伸 - 培養素質
幼兒在音樂的感染下能陶冶性情,對美好的事物有良好的感情,對生活無限熱愛。應當說,奧爾夫音樂教育是培養兒童音樂感覺和情感素質的金鑰匙。“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的到來給所有音樂教育者帶來了新的思考,那就是:幼兒在音樂的世界裡應該是自由的、快樂的、富有創造性的一種藝術呈現。
音樂是快樂和享受的,音樂不是單一的形式存在的,他是動作舞蹈和語言的結合體,奧爾夫音樂教育是最適合兒童音樂發張的音樂教育模式,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和喜愛,希望今天的奧爾夫音樂教育中的律動教學能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幼兒音樂教育的幫助,讓孩子在音樂的童年裡享受音樂陶醉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