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胖豆卡通包手工坊
-
2 # 天津老海
感謝樓主的提問,提到三江酸肉,這不禁勾起了老海的一段美好回憶。
三江風雨橋
老海以前有個同事,就是廣西三江人,侗族。每到春節過後,他都會從家鄉帶回來很多土特產,分給大家吃。其中就有樓主問道的三江酸肉,酸鴨,還有酸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侗家三寶。我的同事總是說“侗不離酸,桌必有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撈竄(沒精神)”
聽同事講,侗族人大多居於深山,以前物資比較匱乏,而蔬菜 、肉等食品容易腐爛變質。為了長久儲存食物,侗家人摸索出了醃製的方法,於是形成今天“侗不離酸”的習俗。從而,也就打造了以“侗家三寶”為代表的侗家酸食。
同事非常好客,每隔十天半個月都要請我們幾個不錯的到他家吃飯,每次吃飯,酸魚,酸肉是必不可少的。起初,老海看到肉上面裹著糯米,黏糊糊的,肉感覺也不是很新鮮,不是太習慣。不過,聞上去很香,這種香味很甜,很濃郁,就像是藏了很多年的老酒,回味無窮。老海也就試著吃了吃,沒想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同事介紹說,侗家人制作酸食主要分三個時節,農曆七月十五做酸鴨,八月十五做酸魚,春節前做酸雞 、酸豬肉等,各種酸菜則根據其收穫季節而醃製。
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1、侗族人做酸食,要用杉木大桶。用桐油反覆塗刷幾遍,防潮,防漏。
2、把雞,鴨、魚、肉,去毛,去鱗,破開,去除內臟,用清水沖洗乾淨,不能有血水。
3、在食材上先均勻塗抹一層食鹽。
4、然後,把食材在桶裡擺放好,然後再鋪上酒糟和糯米飯,以及辣椒和生薑等調料。
5、把桶蓋蓋嚴。再在桶蓋上壓塊大石頭,以隔絕空氣。
6、放到背陰處酸化。至少也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到位。一般都要一年時間。酸食,越是 酸化時間長,越好吃,也越金貴。
侗家人吃酸肉都是拿出來洗淨直接食的。因為,經過一年的酸化,食材已經由生變熟了。只是招待漢族人是,才下鍋,烹炒。
老海特別喜歡酸肉炒尖椒,肉香濃郁,酸辣可口,現在想起來都流口水。只可惜,同事幾年前離開天津去外地發展了,現在雖然偶有聯絡,但想再吃上美味的酸肉,已經不太容易了。
回覆列表
取出做菜時,要把粘附在酸肉上的玉米粉扒下放在瓷盤裡先把酸肉炒到滲出油時,用勺扒在鍋邊下玉米粉炒成金黃色,再與酸肉合併,倒入肉清湯略燜,再加入乾紅辣椒、蔥、蒜炒幾下,裝入盤中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