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書中愛馬內特小姐的卡頓先生,跟馬內特小姐愛的人查爾斯·達奈”長相特別相似。當達奈要被處以極刑前,卡頓為了成全他們的愛情,為了馬內特小姐的幸福,用計在監獄裡將自己同達奈替換出獄,為了愛情將自己送上了絞刑架。這樣偉大的愛在世間真存在嗎?還是隻存在於小說中、戲劇中?你身邊有這種真實的故事嗎?
6
回覆列表
  • 1 # 西西弗斯的西

    狄更斯的《雙城記》是一部很有名的作品,其中卡爾頓對露西的愛情是最令人動情的描寫,當然也寄寓了狄更斯對高尚偉大愛情的理解。

    首先,關於卡爾頓的奉獻之愛的靈感源於狄更斯參加朋友的一齣戲劇演出,裡面講的是兩男一女在冰天雪地中遇險,其中一個男主為了成全結伴的一對男女而犧牲了自己。而狄更斯恰恰扮演了犧牲者。

    其次,關於卡爾頓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不應該拔得太高。小說中卡爾頓起初是一個消極萎靡,酗酒沉淪的角色。但遇到美麗善良的露西后,他生命彷彿照進了一束光。換言之,他愛上了露西,只有在她身上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但他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配不上露西或者說不能給露西帶來幸福,最後以許諾願意為之犧牲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愛。從這個層面講,卡爾頓的奉獻不是無條件的,而只是針對喚醒他生命意義的露西(包括露西的家人)。小說中卡爾頓替露西丈夫達爾奈赴死前反覆唸叨耶穌說過的話,有人以此為據認為卡爾頓是耶穌的象徵。這是不對的。

    最後,狄更斯的創作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在裡面,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扁平化的傾向。卡爾頓被作者設定為為了愛犧牲自我的高尚形象。這是一種理想化人物形象塑造,也是作者人道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他與司湯達《紅與黑》的於連,巴爾扎克《高老頭》的拉斯蒂涅等人性複雜善惡交織的人物有很大的不同。

    其實,我們讀文學的關鍵不在於文學中的人物或道理是否符合現實邏輯,而是看到它能給我們帶來的人生啟示與生活意義。因為文學本身有其內在的藝術真實。你選擇相信卡爾頓,選擇因他的愛和奉獻而感動,那麼你就從閱讀中獲得了情感的昇華。如果你只是覺得卡爾頓是個傻子,不可取,那麼這部小說對於你而言也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價值和意義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甜薯的種植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