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師今年34歲,是“大三陽”肝炎患者,使用普通干擾素治療半個月後谷丙轉氨酶猛升到675 U/L,穀草轉氨酶升高到437 U/L。對於這樣的結果,劉老師很高興,他告訴我:“王大夫,我知道這是干擾素激活了自身清除乙肝病毒的免疫反應,是好現象。而且我在網上諮詢過不少醫生,他們認為抗病毒治療期間轉氨酶越高,抗病毒治療的效果就越好。”真的是這樣嗎?臨床實踐告訴我們,轉氨酶水平和抗病毒療效之間的關係,其實遠沒有那麼簡單。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能夠排除非乙肝因素的干擾,比如藥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炎、其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引起的轉氨酶升高,谷丙轉氨酶水平是反映患者自身清除乙肝病毒能力的比較直觀的指標,如果ALT水平持續在80U/L以上且維持較長時間,此時選擇合適的抗病毒藥物,往往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這種觀點是全世界肝病專家所公認的。
但是如果轉氨酶水平超過了參考高值的10倍(達到400 U/L以上)或者轉氨酶升高持續的時間太長,肝細胞破壞得太多,將來遺留肝纖維化也會越重,甚至有出現肝臟急性失代償的危險,此時即使抗病毒療效會更好,也是得不償失。有些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出現了急性肝衰竭,機體的免疫系統猛烈攻擊感染了乙肝病毒的肝細胞,轉氨酶飆升至一千以上,並且出現了明顯的黃疸和凝血功能障礙,他們的HBVDNA定量很快低於檢測下限,“大三陽”轉成了“小三陽”,有的甚至出現了乙肝表面抗原轉陰。但是,發生急性肝衰竭的患者有很高的死亡率,即使經過治療慢慢恢復,也可能遺留明顯的肝纖維化或者肝硬化
。由此可見,不能簡單地把抗病毒療效觀察僅限於病毒量是否降低,,“大三陽”是否轉成了“小三陽”,而應該著眼於患者肝臟功能是否健全,這是抗病毒治療的最終目的。
一般來說,干擾素治療後轉氨酶明顯升高的患者療效比較好,但是有些患者在轉氨酶明顯升高的情況下HBVDNA定量卻紋絲不動,比如前面所說的劉老師,他使用干擾素治療到三個月時病毒量仍然是十的七次方,按照他的說法是:“我的轉氨酶白升高了!”有些患者使用干擾素後轉氨酶逐漸降低,但是最終卻獲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干擾素治療需要透過啟用患者的免疫系統起作用,因此個體差異特別大,說不清的問題很多,很難提前預測某一具體患者的治療效果。
“小三陽”肝炎是變異病毒引起的,炎症未必很強,而肝臟纖維化病變可能比較明顯,轉氨酶並不能客觀地反映肝臟病變程度。此外,“小三陽”肝炎一般都是從“大三陽”轉變來的,其感染時間更長,免疫耐受性差不多已經消失了,HBVDNA定量的水平比轉氨酶的升高,更能反應肝臟病變程度,也能間接反映患者免疫激發的情況,所以HBVDNA定量水平比轉氨酶增高更重要,如果HBVDNA超過十的五次方複製,即使轉氨酶正常也可以用核苷(酸)類藥物治療。
由此可見,對於“轉氨酶越高,抗病毒治療的效果就越好”這句話,還是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劉老師今年34歲,是“大三陽”肝炎患者,使用普通干擾素治療半個月後谷丙轉氨酶猛升到675 U/L,穀草轉氨酶升高到437 U/L。對於這樣的結果,劉老師很高興,他告訴我:“王大夫,我知道這是干擾素激活了自身清除乙肝病毒的免疫反應,是好現象。而且我在網上諮詢過不少醫生,他們認為抗病毒治療期間轉氨酶越高,抗病毒治療的效果就越好。”真的是這樣嗎?臨床實踐告訴我們,轉氨酶水平和抗病毒療效之間的關係,其實遠沒有那麼簡單。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能夠排除非乙肝因素的干擾,比如藥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炎、其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引起的轉氨酶升高,谷丙轉氨酶水平是反映患者自身清除乙肝病毒能力的比較直觀的指標,如果ALT水平持續在80U/L以上且維持較長時間,此時選擇合適的抗病毒藥物,往往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這種觀點是全世界肝病專家所公認的。
但是如果轉氨酶水平超過了參考高值的10倍(達到400 U/L以上)或者轉氨酶升高持續的時間太長,肝細胞破壞得太多,將來遺留肝纖維化也會越重,甚至有出現肝臟急性失代償的危險,此時即使抗病毒療效會更好,也是得不償失。有些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出現了急性肝衰竭,機體的免疫系統猛烈攻擊感染了乙肝病毒的肝細胞,轉氨酶飆升至一千以上,並且出現了明顯的黃疸和凝血功能障礙,他們的HBVDNA定量很快低於檢測下限,“大三陽”轉成了“小三陽”,有的甚至出現了乙肝表面抗原轉陰。但是,發生急性肝衰竭的患者有很高的死亡率,即使經過治療慢慢恢復,也可能遺留明顯的肝纖維化或者肝硬化
。由此可見,不能簡單地把抗病毒療效觀察僅限於病毒量是否降低,,“大三陽”是否轉成了“小三陽”,而應該著眼於患者肝臟功能是否健全,這是抗病毒治療的最終目的。
一般來說,干擾素治療後轉氨酶明顯升高的患者療效比較好,但是有些患者在轉氨酶明顯升高的情況下HBVDNA定量卻紋絲不動,比如前面所說的劉老師,他使用干擾素治療到三個月時病毒量仍然是十的七次方,按照他的說法是:“我的轉氨酶白升高了!”有些患者使用干擾素後轉氨酶逐漸降低,但是最終卻獲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干擾素治療需要透過啟用患者的免疫系統起作用,因此個體差異特別大,說不清的問題很多,很難提前預測某一具體患者的治療效果。
“小三陽”肝炎是變異病毒引起的,炎症未必很強,而肝臟纖維化病變可能比較明顯,轉氨酶並不能客觀地反映肝臟病變程度。此外,“小三陽”肝炎一般都是從“大三陽”轉變來的,其感染時間更長,免疫耐受性差不多已經消失了,HBVDNA定量的水平比轉氨酶的升高,更能反應肝臟病變程度,也能間接反映患者免疫激發的情況,所以HBVDNA定量水平比轉氨酶增高更重要,如果HBVDNA超過十的五次方複製,即使轉氨酶正常也可以用核苷(酸)類藥物治療。
由此可見,對於“轉氨酶越高,抗病毒治療的效果就越好”這句話,還是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