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闌珊fff

    古代漢語中的“是”有以下義項:

    一、作形容詞,意思是“對的”、“正確的”.例如: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

    清· 林覺民《與妻書》

    二、作代詞,意思是“這”.例如: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漢· 賈誼《論積貯疏》

    三、作動詞.

    (1) 贊同、認為正確、肯定.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劉開《問說》

    (2) 表示肯定判斷.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詩》

    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四、作名詞,意思是“國務”.例如:

    君臣不合,則國是無從定矣.——范曄《後漢書》

    五、作助詞,賓語提前的標誌.

    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清· 劉開《問說》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投資調研有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