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夕禾曰1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質是全球資訊化需要人們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資訊素養這一概念是資訊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於1974年在美國提出的。簡單的定義來自1989年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它包括:能夠判斷什麼時候需要資訊,並且懂得如何去獲取資訊,如何去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的資訊。   相關介紹   資訊素養包含了技術和人文兩個層面的意義: 從技術層面來講, 資訊素養反映的是人們利用資訊的意識和能力; 從人文層面來講, 資訊素養也反映了人們面對資訊的心理狀態, 或說面對資訊的修養。具體而言, 資訊素養應包含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1、熱愛生活, 有獲取新資訊的意願, 能夠主動地從生活實踐中不斷地查詢、探究新資訊。   2、具有基本的科學和文化常識, 能夠較為自如地對獲得的資訊進行辨別和分析, 正確地加以評估。   3、可靈活地支配資訊, 較好地掌握選擇資訊、拒絕資訊的技能。   4、能夠有效地利用資訊, 表達個人的思想和觀念, 並樂意與他人分享不同的見解或資訊。   5、無論面對何種情境, 能夠充滿自信地運用各類資訊解決問題, 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   美國提出的“資訊素養”概念則包括三個層面: 文化層面( 知識方面) ; 資訊意識( 意識方面) ; 資訊技能( 技術方面) 。經過一段時期之後, 正式定義為: “要成為一個有資訊素養的人, 他必須能夠確定何時需要資訊, 並已具有檢索、評價和有效使用所需資訊的能力。”   而在《資訊素養全美論壇的終結報告》中, 再次對資訊素養的概念作了詳盡表述: “一個有資訊素養的人,他能夠認識到精確和完整的資訊是做出合理決策的基礎; 能夠確定資訊需求, 形成基於資訊需求的問題, 確定潛在的資訊源, 制定成功的檢索方案, 以包括基於計算機的和其他的資訊源獲取資訊, 評價資訊、組織資訊用於實際的應用, 將新資訊與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使用資訊。”   特徵   資訊科技的發展已使經濟非物質化, 世界經濟正轉向資訊化非物質化時代, 正加速向資訊化邁進, 人類已自然進入資訊時代。21世紀是高科技時代、航天時代、基因生物工程時代、奈米時代、經濟全球化時代等等, 但不管怎麼稱呼, 21世紀的一切事業、工程都離不開資訊, 從這個意義來說, 稱21世紀是資訊時代更為確切。   在資訊社會中, 物質世界正在隱退到資訊世界的背後, 各類資訊組成人類的基本生存環境, 影響著芸芸眾生的日常生活方式, 因而構成了人們日常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資訊素養在不同層次的人們身上體現的側重面不一樣, 但概括起來, 它主要具有四大特徵: 1、捕捉資訊的敏銳性, 2、篩選資訊的果斷性, 3、評估資訊的準確性, 4、交流資訊的自如性和應用資訊的獨創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d一般每天什麼時候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