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些子少年
-
2 # 二手環境科學家陳小智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這種情況,我一般叫帶有翻譯性質的文獻綜述。我自己大概在十五年前發表過一篇這樣的論文。這樣的論文現在是越來越少了,因為大家的英文閱讀能力在提高,這種論文的價值也就越來越低。我知道一些核心期刊,甚至有明文規定不發表這樣的論文。
不過,也不會因此就判定為學術不端。因為在一些應用性比較強的領域,讀者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人群無法流利的閱讀英文文獻,也是常有的事情。不過有幾點需要注意:
第一,文獻的引用要合理。也就是每一處引用都需要標註,不能引起歧義,也就是不能讓讀者覺得這是作者本人的觀點。
第二,承認翻譯。誠實原則在學術界非常重要,也因此,誠實的錯誤都不會被認為是學術不端,更何況是翻譯呢。
第三,需要有自己的總結或者展望。一般來說,在翻譯了大量的英文文獻之後,總是需要濃縮和提煉,在這個過程中多少都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可能會給同行帶來啟發與思考。
-
3 # 老貓1954
這樣的內容只能算“文獻綜述”,可以做為論文中的一個內容(輔助部分),並且要說明所翻譯的外文文獻出處。
絕不可以把這樣的工作結果做為全部論文。
-
4 # 是知也460962508469
用自己的話一說,把別人的材料觀點當作自己的發現和創新,100%是作弊,學術不端。
引用專家專著專論,是學術的基本要求。連預研究的論題上誰誰誰是專家專著專論都不知道,也說不清,顯然是學術研究未入門。
-
5 # 使用者以後都不存在
你這個做法以前有人幹過,呵呵,你不是第一個想這麼幹的。東北某高校有個博士就是這麼幹的,他專業是電子類的,他就是去網上下載一些個外華人些的文章,大多是一些不知名的小雜誌的,然後幾篇相似的湊在一起,自己在“潤色”一下,主要手段是PS,然後署上自己的大名,投到一些會議類的EI上去,或者另外一些不算太知名的雜誌上,老哥一年對付了10來篇EI輕飄飄,後來貌似憑此數量的文章留校晉級副高了,所以,只要有數量,又不被發現,沒事,大膽的幹。不過,這幾年,學術忽悠這塊,大家心知肚明,這樣低階的手段可能不好使啦,你得有更高階的辦法才可以。
回覆列表
這還用問嗎?
學術不端可不僅僅是重複率哦,還有內容的相似程度。
如果是本科生,論文“質量不好”一般不會見刊,老師審議透過就好,也就不存在其他人能看到你的論文,所謂,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幹了壞事兒,良心的譴責還是有的吧。
研究生的論文是要見刊的,論文的發表一般是要有創新點的(好的期刊)。但是一些水刊正是抓住了學生“混一下”的心理,不會卡的太嚴。
希望每個學生都創新,這不是單方面的問題,牽扯到很多層面。
所以國記憶體在著很多的你問題中所描述的現象。
當然,我們還是希望學生能用心學習,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