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買房或者看房經驗的朋友都知道,樓盤的報價往往指的是一樓的價格,每高一層,單價往往會高一些,遞增價格一般是100元左右。但是樓層最高的頂層,價格往往確實最便宜的,這是為什麼呢?
一、保溫差
樓體與外界接觸的面積越大,保溫性就越差。而頂層樓整個樓板都直接與外界接觸,保溫效能好得了嗎?
夏天太陽直射樓板,冬天直接在樓板上結冰,這種溫度,想想就覺得痛苦。如果再遇到樓頭,那種痛苦可想而知了。就算是現在的新式樓房,會在樓頂建一些配電室,但是配電室內冬天不加溫,夏天沒空調,幾乎與外界無異。而且配電室並不能完全覆蓋房頂,還是有直接暴露頂層樓樓板的地方。
二、防水差
住過十年以上的頂層樓房的朋友都有這方面經驗。十年一過,幾乎再好的防水,長期暴露在外面,也壞的差不多了。
於是,每年最頭疼的就是夏天的雨季和春天剛剛化雪的日子。雨水順著牆壁往屋裡露,看著鬧心就算了,把好好的一面牆,泡成了白癜風。
樓房漏水處理起來也很困難,如果你的樓上有住戶,你還可以找樓上協商,有了損失,也有人為你承擔。但頂層住戶發生漏水,只能找物業進行維修。大一點的小區,物業的維修工人整個夏天幾乎都在維修房頂,輪到你家時,雨季也就過的差不多了。
最關鍵的,漏雨導致的財產損失,只有住戶自己承擔了。
三、環境差
很多人認為越高的地方,空氣越好,如果這麼想,你就大錯特錯了。不比當年,現如今工廠越來越多,而環保部門對重汙染企業排煙的高度為45米——即用來排放廢氣的煙筒高度最低為45米。
這個高度,能夠保證汙染物及顆粒一直飄在較高處,而落不到地面上。但這個高度對於頂層樓住戶來說還是太低了。現在的樓房,動輒二三十層,頂層樓的高度最低也在五六十米。而這個高度,正好是汙染物懸浮的位置。
當然,對於多層住戶來說,倒是不必擔心這一點。
四、安全差
大多數人都覺得一樓安全性差,所以幾乎所有的一樓住戶都安裝了防盜窗。但事實上,頂層住戶的安全性,一點也不比一層高。
現在想登到樓頂,幾乎毫不費力。而樓頂距離頂層住戶的窗戶,距離比地面到一層樓住戶窗戶的距離還要短。況且,從一層樓入室,還要擔心路上的行人和監控,而從頂層樓入室,幾乎不用擔心任何事。
五、不方便
住在較高的樓層,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出門。平時還好,一旦趕上早高峰或者晚高峰,電梯幾乎每層都要停,半小時才到樓下,那是常有的事。
最恐怖的,是趕上停電或者電梯檢修。別人爬個十層八層就到家,氣喘吁吁,但不至於累個半死。頂層住戶,對不起,您去門口的賓館對付一宿吧。
六、水壓低
在有一些小區,高層住戶與低層住戶的用水管道分開,目的就是防止高層住戶水壓不足。若是管道沒分開,那可就麻煩了。最明顯的,是早上洗漱的時候,水流小到讓人崩潰。
有過買房或者看房經驗的朋友都知道,樓盤的報價往往指的是一樓的價格,每高一層,單價往往會高一些,遞增價格一般是100元左右。但是樓層最高的頂層,價格往往確實最便宜的,這是為什麼呢?
一、保溫差
樓體與外界接觸的面積越大,保溫性就越差。而頂層樓整個樓板都直接與外界接觸,保溫效能好得了嗎?
夏天太陽直射樓板,冬天直接在樓板上結冰,這種溫度,想想就覺得痛苦。如果再遇到樓頭,那種痛苦可想而知了。就算是現在的新式樓房,會在樓頂建一些配電室,但是配電室內冬天不加溫,夏天沒空調,幾乎與外界無異。而且配電室並不能完全覆蓋房頂,還是有直接暴露頂層樓樓板的地方。
二、防水差
住過十年以上的頂層樓房的朋友都有這方面經驗。十年一過,幾乎再好的防水,長期暴露在外面,也壞的差不多了。
於是,每年最頭疼的就是夏天的雨季和春天剛剛化雪的日子。雨水順著牆壁往屋裡露,看著鬧心就算了,把好好的一面牆,泡成了白癜風。
樓房漏水處理起來也很困難,如果你的樓上有住戶,你還可以找樓上協商,有了損失,也有人為你承擔。但頂層住戶發生漏水,只能找物業進行維修。大一點的小區,物業的維修工人整個夏天幾乎都在維修房頂,輪到你家時,雨季也就過的差不多了。
最關鍵的,漏雨導致的財產損失,只有住戶自己承擔了。
三、環境差
很多人認為越高的地方,空氣越好,如果這麼想,你就大錯特錯了。不比當年,現如今工廠越來越多,而環保部門對重汙染企業排煙的高度為45米——即用來排放廢氣的煙筒高度最低為45米。
這個高度,能夠保證汙染物及顆粒一直飄在較高處,而落不到地面上。但這個高度對於頂層樓住戶來說還是太低了。現在的樓房,動輒二三十層,頂層樓的高度最低也在五六十米。而這個高度,正好是汙染物懸浮的位置。
當然,對於多層住戶來說,倒是不必擔心這一點。
四、安全差
大多數人都覺得一樓安全性差,所以幾乎所有的一樓住戶都安裝了防盜窗。但事實上,頂層住戶的安全性,一點也不比一層高。
現在想登到樓頂,幾乎毫不費力。而樓頂距離頂層住戶的窗戶,距離比地面到一層樓住戶窗戶的距離還要短。況且,從一層樓入室,還要擔心路上的行人和監控,而從頂層樓入室,幾乎不用擔心任何事。
五、不方便
住在較高的樓層,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出門。平時還好,一旦趕上早高峰或者晚高峰,電梯幾乎每層都要停,半小時才到樓下,那是常有的事。
最恐怖的,是趕上停電或者電梯檢修。別人爬個十層八層就到家,氣喘吁吁,但不至於累個半死。頂層住戶,對不起,您去門口的賓館對付一宿吧。
六、水壓低
在有一些小區,高層住戶與低層住戶的用水管道分開,目的就是防止高層住戶水壓不足。若是管道沒分開,那可就麻煩了。最明顯的,是早上洗漱的時候,水流小到讓人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