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至第4自然段,文藝色彩不濃,分析之清晰和邏輯之嚴密,卻將涉及範圍漸次縮小,為第二部分演出“重頭戲”作了準備。層層限制,細加區分,是這一部分的基本方法。一開始,議論物件就被限制在作家範圍內。繼而,分其之死為三種: 自然的,痛苦的,和快樂的。再把這三種死劃分為二大類:正常的死亡和非正常死亡。自然的死,本是“普遍的死亡形式”,沒有特色,無甚可議。有特色的,在非正常死亡。
作者先替它下定義: “人還活著,作品已經、或幾乎是沒有了”。這個定義,雖然未必會被《辭海》收錄,卻是十分確切的。既為作家,當然以文立身、以文為生、以文會友,等等。有作品,才有“作家”之冕。沒有作品,其人雖還活著,“作家”的屬性卻喪失了,作為“作家”,他就算是死亡了。但陸文夫考慮很周到,他真像下定義一樣,力求滴水不漏,無懈可擊。認為“年事已高,力不從心”的老作家不在此列,而稱之為“藝術的離休”。
所以,實際上作者把這個定義更精確地界定為:人還活著,並且有創作的精力,但作品已經、或幾乎沒有了。至此,需要的只是對痛苦的死亡和快樂的死亡作具體分析了。前者,主要是由客觀原因、外界因素造成的,指作家群裡不幸的被害者。文章寫得含蓄,沒有具體所指,但凡經歷過,或者瞭解在逝去的歲月裡種種人為“鬥爭”之慘烈的讀者,不難明白那是指什麼。這種死亡很痛苦,同時,也容易感覺到,“他自己感到很痛苦,別人看了心裡也難受”,所以大家都會反對它,預防它。
第一部分結束了,外圍的東西都議論過了,雖然簡單,卻很明瞭。核心內容——“快樂的死亡”在最後兩個自然段中得以集中分析。
這部分的氣氛和第一部分顯著不同,嚴密的邏輯思維和形象化的描繪結合起來,給人以鮮明強烈的印象。作家走向“快樂的死亡”之表現形式,不外乎到處做報告,赴宴會,清談浮說、譁眾取寵,雲遊四方,席不暇暖……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就空拋在這些地方,人還活著,而且似乎活得很體面、很顯赫,但作品卻再也不見問世了。“華威先生”(張天翼小說《華威先生》主角)彷彿正魂兮歸來!
最後一段,作者就三種死亡,抒發己見。他對不可避免的自然死亡,並不害怕;對痛苦的死,也“不太害怕”,因為那時代已經過去;他最害怕的,正是“快樂的死亡”,因為這種死亡,當事者、旁觀者都難以覺察,甚至還以為是真“快樂”,就容易死在不知不覺不明不白之中,此其一。而且,當事者即使覺察,也“很難控制”,尤如少喝酒於身體有益,但“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說不準;而且小小的“三杯下肚”,“豪情大發”,又如何控制呢?其實,作者認為,作家一旦陷入此泥淖,怕是很難自拔。末句“嗚呼,快樂地死去”,結構助詞由“的”換為“地”,突出其走向死亡的動感。還未陷進去的諸君,有何感想呢?
文章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至第4自然段,文藝色彩不濃,分析之清晰和邏輯之嚴密,卻將涉及範圍漸次縮小,為第二部分演出“重頭戲”作了準備。層層限制,細加區分,是這一部分的基本方法。一開始,議論物件就被限制在作家範圍內。繼而,分其之死為三種: 自然的,痛苦的,和快樂的。再把這三種死劃分為二大類:正常的死亡和非正常死亡。自然的死,本是“普遍的死亡形式”,沒有特色,無甚可議。有特色的,在非正常死亡。
作者先替它下定義: “人還活著,作品已經、或幾乎是沒有了”。這個定義,雖然未必會被《辭海》收錄,卻是十分確切的。既為作家,當然以文立身、以文為生、以文會友,等等。有作品,才有“作家”之冕。沒有作品,其人雖還活著,“作家”的屬性卻喪失了,作為“作家”,他就算是死亡了。但陸文夫考慮很周到,他真像下定義一樣,力求滴水不漏,無懈可擊。認為“年事已高,力不從心”的老作家不在此列,而稱之為“藝術的離休”。
所以,實際上作者把這個定義更精確地界定為:人還活著,並且有創作的精力,但作品已經、或幾乎沒有了。至此,需要的只是對痛苦的死亡和快樂的死亡作具體分析了。前者,主要是由客觀原因、外界因素造成的,指作家群裡不幸的被害者。文章寫得含蓄,沒有具體所指,但凡經歷過,或者瞭解在逝去的歲月裡種種人為“鬥爭”之慘烈的讀者,不難明白那是指什麼。這種死亡很痛苦,同時,也容易感覺到,“他自己感到很痛苦,別人看了心裡也難受”,所以大家都會反對它,預防它。
第一部分結束了,外圍的東西都議論過了,雖然簡單,卻很明瞭。核心內容——“快樂的死亡”在最後兩個自然段中得以集中分析。
這部分的氣氛和第一部分顯著不同,嚴密的邏輯思維和形象化的描繪結合起來,給人以鮮明強烈的印象。作家走向“快樂的死亡”之表現形式,不外乎到處做報告,赴宴會,清談浮說、譁眾取寵,雲遊四方,席不暇暖……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就空拋在這些地方,人還活著,而且似乎活得很體面、很顯赫,但作品卻再也不見問世了。“華威先生”(張天翼小說《華威先生》主角)彷彿正魂兮歸來!
最後一段,作者就三種死亡,抒發己見。他對不可避免的自然死亡,並不害怕;對痛苦的死,也“不太害怕”,因為那時代已經過去;他最害怕的,正是“快樂的死亡”,因為這種死亡,當事者、旁觀者都難以覺察,甚至還以為是真“快樂”,就容易死在不知不覺不明不白之中,此其一。而且,當事者即使覺察,也“很難控制”,尤如少喝酒於身體有益,但“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說不準;而且小小的“三杯下肚”,“豪情大發”,又如何控制呢?其實,作者認為,作家一旦陷入此泥淖,怕是很難自拔。末句“嗚呼,快樂地死去”,結構助詞由“的”換為“地”,突出其走向死亡的動感。還未陷進去的諸君,有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