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84432141492

    有必要梳理和總結世界各國教育資訊化的成功經驗和教訓,更好地為中國教育資訊化提供幫助和支援。

    新技術和新理念普遍引發

    各國學與教方式的創新

    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及其在教育領域中的廣泛應用,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新技術和新理念的支撐。雲計算、3D列印、可穿戴、增強實境、遊戲和遊戲化等新型技術進入課堂,徹底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形式;開放課程、開放資料、開放資源、開放教育、開放存取、開放思想等開放觀念,為資訊科技在教育中的應用帶來了真正的價值;社交網路與社交媒體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以及知識的獲取形式。伴隨著學校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的不斷升級和改造,移動裝置普遍進入了課堂教學,各種新型技術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國家及國際組織開始關注新技術和新理念所帶來的學與教方式的創新。同時,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資訊的溝通超越了國界的限制,國家之間可以相互學習並借鑑經驗將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不同教育資訊化發展階段

    導致其政策重心的差異化

    20世紀八九十年代,英、美等發達國家開始進行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從2000年開始,各個發達國家及少數發展中國家已經基本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開始轉向教育資訊化應用層面上來。

    一般來說,各國教育資訊化會經歷基礎設施建設、教育技術能力培訓、ICT支援下的有效教學以及以人為本的教育資訊化發展幾個階段。從整體上來說,教育資訊化政策發展也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徵:初級階段重點支援基礎設施的配置和發展計算機教育;第二個階段重點支援網路(校園網)建設和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第三個階段重點支援ICT支援下的有效教學;第四個階段重點支援以人的發展為基礎的教育資訊化發展,提升對教育資訊化發展和實踐的認知。由於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同一時期各國教育資訊化發展的階段是不一樣的。總的來說,為滿足教育資訊化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各國政府所制定的教育資訊化政策的重心是不斷髮展變化的。

    國情及文化背景差異深刻影響著

    教育資訊化的發展模式

    教育資訊化的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如國家的經濟水平、政治傾向、產業發展、教育觀念等。各國所處經濟水平對教育資訊化發展的影響尤為顯著,深受經濟衰退影響的國家其教育資訊化發展也受到一定影響。而對於工業強國(如法國、德國)來說,資訊化與工業化的雙向促進,使得國家獲得了很好的發展,社會尤為穩定,職業教育資訊化成為關注的重點。同時,政府政策的連續性、差異性也會對教育資訊化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此外,產業發展對各國教育資訊化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如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由於產業發展的差異,在教育政策等方面也會有所傾斜。

    由於各國的歷史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傳承的文化有所不同,教育資訊化發展的程度不一,儘管文化不是推動教育資訊化發展的唯一原因,但是文化與教育資訊化發展關係密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轉陣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