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網上經常能看到有關於某個國家對患有絕症的志願者實施了人體冷凍處理,期待在若干年以後,醫療技術發達後,攻克了志願者所患的疾病以後再解凍,就可以治癒了這樣的報道。那麼,這種設想能不能成功呢?
8
回覆列表
  • 1 # 遠牧天山

    謝邀!我是學動物繁殖與育種專業的,正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從人類現在的技術來看,目前要實現人體冷凍復活是不可能的。目前,超低溫冷凍技術應用最成功的案例是用在精液、卵子、幹細胞、血液、胚胎等體量很小的東西上面。網上我們甚至能看到有人成功將魚冷凍然後再解凍後復活的案例,但據說這樣冷凍復活的魚也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死亡。但現在世界上也未見有一例將人體冷凍後復活的成功案例。

    我認為,這是因為人體的體量太大的原因。要解釋這個原因這得從超低溫冷凍和解凍的原理說起。 在醫學上我們把物質在零下79℃(乾冰的溫度)到零下196℃(液氮的溫度)條件下的儲存叫超低溫儲存,又叫冷凍儲存。由於液氮的儲存效果更好,現在逐漸淘汰了乾冰儲存的方法,大多采用液氮儲存。以牛的精液冷凍儲存為例,一般要實現冷凍儲存首先要配製含有抗凍物質(甘油或二甲亞碸)的稀釋液,先將精液放到0-4℃的冷藏冰箱中緩慢降溫至0-4攝氏度之間,同時將含有抗凍保護劑的精液稀釋液也降溫到同樣的溫度,然後在此溫度下將精液和稀釋液混合,並繼續放在這個溫度下平衡2-4小時,讓精子和含有抗凍保護劑的稀釋液充分混合。然後,將經過稀釋並平衡好的精液裝入0.2毫升的塑膠細管管中,經過封口後,將裝有精液的細管置於液氮容器中離液氮面2cm左右的上方燻蒸一段時間後沉入液氮。就可以製成用於人工授精的細管凍精了。取用的時候要準備38-40℃左右的溫水水浴,用於細管凍精的解凍,解凍後,在顯微鏡下觀察精子的活力(呈直線運動的精子數佔你計數精子的比例,一般用0.1-0.9之間的數字來表示)。一般情況下,如果檢查活力達到0.3以上就可以用於人工輸精。

    上面介紹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明一個我們必須要回答的一個問題:為什麼經過冷凍、解凍以後的精子就剩下0.3是活的呢?搞懂了這個問題就能很好理解題主所提的那個問題了。首先,在繁殖學上,有一個術語叫“冰晶化”,也就是說在精液冷凍的過程中,精液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中,會形成冰晶,冰晶會撕裂精液中的精子細胞,導致精子死亡。而形成冰晶的溫度區間是0℃至-60℃這個區間,所以,為了減少形成冰晶,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在降溫過程中儘量使精液快速透過這個溫度區間;二是在精液中加入能減少冰晶形成的抗凍保護劑。前文講的甘油或二甲亞碸就是這種能減少冰晶的形成的物質。同樣在解凍的過程中也需要比較快速的透過這個區間。

    我們回到題主的問題,如果要冷凍的是人體,第二個條件應該來說還是能做到的,但第一個條件,就很難實現。因為人體不同於精子、卵子、胚胎等這些東西,體量要比它們大得多,目前世界上任何國家任何裝置都無法實現將人體瞬間凍透(人體溫度迅速降到-60℃以下),這樣人體就會不可避免的形成大量的冰晶,這些冰晶將破壞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特別是一些非常精密的器官,比如破壞了大腦、腎臟、心臟等重要器官,後果是致命的。

    如果人類能克服這個技術瓶頸,或許人體冷凍復活將成為可能。但目前來說,還很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做拔絲的過程中會翻沙?該怎麼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