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訊息便當
-
2 # 社會生活博覽
寶寶到了斷奶的時候,寶媽的奶水如果仍然較多,那就需要“回奶”。關於回奶的方法也有很多,但還是採用科學的方法比較好,以免發生不良的情況。
其實,有很多寶媽在給寶寶斷奶的時候,自己的奶水已經不是很多了,於是這時就沒有采用任何措施,而是讓奶水自然停止分泌。
但這時時的回奶方式就是自然“脹回法”,而且這個方法往往會令寶媽乳房疼痛的難受,因為是這要任乳房裡的奶水脹滿,自然會非常的不舒服,但如果能堅持一週左右的時間,便可脹回。
而且,在自然“回乳期”內,寶媽必須要堅強地忍受,不要再讓寶寶吮吸或因脹痛而擠奶,因為這樣做,必然會延長回乳的時間,而達到的應有的效果。
如此,堅持到底,便可斷奶成功。但這樣做,有可能會在寶媽乳房中留下一些“奶塊”,當用手觸控時便可以感覺得到。不過,一般情況下,這些奶塊過一段時間會自然吸收,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因此,為減少痛苦,為了更加健康,寶媽最好還是採用科學回奶法,比如服且一些“回乳藥物”,一般來說,通常用的可以阻止乳汁分泌的藥物與方法有這些:
一、寶媽可以口服“乙芪酚”,用法是:每次3~5毫克,每日3次,並且要連服5天,即可見效。
二、寶媽可服用一些“維生素B1”,用法是: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並且要連服3天,便可見效。
三、還可以用“炒麥芽”來回奶,購買炒麥芽50~100克,加一定量的水煎服,每日1劑,並且要連服3天。方可見效。
此外,為了使“回乳”有成效,寶媽在斷奶期間,一定要停止飲用大量的湯水,以減少營養的攝入,降低奶水的分泌,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飲食,最好不要吃燉雞、燉肉或營養性的“藥膳”,才能儘快回乳。
-
3 # 筠朵兒
斷奶,如果孩子吃到比較大了,奶量就會比較少了,我兒子吃到兩歲多,到後面沒有任何刻意回奶的措施就自然沒奶水了,一點都不會脹痛。
如果,斷奶早的話,奶量可能不會太少,這樣斷奶了話會出現脹痛,以前我大寶吃到一歲半,斷奶好幾個月後還會時不時出現脹痛的情況。奶量多的話就要採取促使回奶的措施。
回覆列表
母乳是母親給孩子最佳禮物。越來越多的成人會有過敏性疾病,其實都和母乳餵養相關,儘早建立母乳餵養,而且要求第一口奶一定是母乳,對孩子遠期降低過敏性疾病的發生有非常大的好處。母乳餵養還能夠帶來經濟、衛生,促進母子感情交流,所以,鼓勵母乳餵養。而且在前6個月內儘量建立純母乳餵養,孩子除了吃媽媽的奶之外,其他的任何東西都不用攝入,醫生的醫囑除外。6個月之後需要新增輔食,單純的母乳餵養是不夠的,可能6個月之後,媽媽上班,奶量隨之減少,能夠堅持喂到2歲,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後來可能奶量很少,但堅持喂沒有問題。現在推薦自然離乳,保持自然的過程。孩子新增輔食之後,可能對奶的興趣會下降,因為嚐到了食物多樣性的變化,所以,白天先不喂,慢慢減少哺乳次數。所以,喂到1-2歲之間都是可以的,不用採取很極端的方式斷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