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仙看八卦
-
2 # 實史求是
首先要說明的是,由於吳軍主帥陸遜的主動放棄,蜀軍並沒有費多大功夫便佔領了夷陵。
而導致蜀軍幾乎全軍覆滅的戰鬥主要發生在猇亭,稱為猇亭之戰才更準確。
在這場蜀漢對東吳的傾國之戰中,蜀軍慘敗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東吳主帥陸遜是三國時期最傑出的軍事家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一生取得多次輝煌戰績,卻從無重大挫敗。
猇亭之戰正是陸遜的成名之作。
此戰全勝的原因之一是陸遜對荊州的地理異常熟悉。
早在公元219年底,陸遜協助呂蒙襲殺關羽攻佔荊州後,他便負責鎮守宜都郡一帶,包含了猇亭及周邊地區。到戰事發生,他已經在那裡鎮守了近三年。
第二個原因是陸遜打仗時常常是深謀遠慮,從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更不會輕易受到外界干擾。
在整個戰役中,他主動放棄戰略要地夷陵,不僅讓手下將領對他更加不滿,也令吳主孫權頗為優慮。陸遜上疏解釋了主動放棄夷陵、向後撤退到猇亭的原因。而對諸將則是一方面耐心解釋,一方面利用孫權賦予的權力約束眾將聽眾他的指揮,確保了在關鍵時刻對蜀漢致命一擊。
二、劉備所託非人,未能及時到達猇亭最前線戰役之初,劉備是頗為小心的。作為久經戰陣的“老江湖”,雖挾漢中戰勝曹操的威勢,再加上兵力優於東吳,劉備並沒有掉以輕心。在蜀軍兵分三路撲向夷陵之時,劉備是呆在距離較遠的南岸步軍之中的。
攻佔夷陵的主力是吳班、陳式統領的水軍,黃權率領的江北步軍在側翼防備曹軍偷襲。當水軍佔領夷陵推進到猇亭一線,幾經無法透過水路繼續進攻,只得“舍船就步,處處結營”。
蜀軍水陸並進、順流而下的大好局面不再,只得讓陳式留下部分水軍守船,大部水軍由吳班率領和步軍主力從崎嶇不平的山路繼續推進。
此時指揮部隊的是吳班、馮習等人,他們的軍事水平比陸遜相差甚遠,大半年時間完全被遜牽著鼻子走,一步步被陸遜引入到預設的決戰地點——猇亭。
這時,蜀軍早已士氣低落,疲憊不㙋。
如果不是陸遜為了最大限度地消滅蜀軍,劉備早就敗了!
對軍隊進展不滿的劉備終於從南岸來到江北大營。到了之後,他驚恐地發現全軍已經處於極度危險之中。雖然他很快便調整了蜀軍的指揮系統,想要避免重大損失,但陸遜根本就沒有給他充足的調整時間,很快便點燃了那把大火,讓劉備的希望化為了泡影。
回覆列表
首先要從劉備得心情來說,劉備接連喪失二弟關羽,後又喪失三地張飛,試想多年兄弟,如今只剩孤獨一人,妻子可以不重要,但是兄弟一定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張飛也死後,就雷霆大怒,興兵討伐孫吳。
可是劉備可以說是一個好的領導,但他並不是個好的將領,馭人之術很厲害,可是打仗的戰略卻不甚理想,首先是分兵狹長,綿延700餘里,兵力分散,吳哥可以集中快速靈活精銳的小部分武裝部隊前去攻打襲擾,再加上天氣炎熱士兵水土不服,造成兵力下降,而後又連勝嬌兵,一把火燒退了蜀軍的氣勢,所有人都只有逃跑的力量無力再戰,當一群逃跑的綿羊在一群飢渴復仇的吳軍面前,就是小白兔般的存在,全軍覆沒也就不以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