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皇家GASCONY

    參考訊息網5月21日報道 日媒稱,在日本,瞄準大多數消費者的大眾業務迎來轉折點。日本洗髮液市場的八成曾被低價格、大量生產的產品佔據,但在最近8年裡此類商品的份額降至五成。崛起的是新興企業開創的“小眾”市場。新興企業把生產委託給外部,專注於策劃和開發,透過社交網站等數字技術贏得“個人顧客”的追捧。淘汰只能透過大量生產來獲取消費者平均需求的大眾商品的浪潮將擴大至化妝品、服裝和食品等領域。

    據《日本經濟新聞》5月20日報道,花王的統計顯示,在頭髮護理市場,800日元(約合人民幣49.9元)以下的大眾商品的比率從2010年的77%降至2018年的50%。另一方面,800~1400日元(約合人民幣49.9~87.4元)價位商品的比率從11%提高至28%,1400日元(約合人民幣87.4元)以上價位商品的比率從9%提高至19%。出現了即使價格稍微高一點,顧客仍要追求適合自己的商品的小眾市場。

    “很高興有給我的獨家配方。也許會長期用下去”。東京市內的一位20多歲姑娘拿著網購來的洗髮液笑著說。在I-ne公司3月推出的“My BOTANIST”網站上回答髮質、頭髮的特點和香味偏好等9個問題,即可從有效成分和香味等2000個配方中選擇最適宜的一種。

    “特別訂購品”的價格為395毫升約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12.1元)。但她表示,“因為喜歡才用,不在意價錢”。

    在洗髮液和柔順劑領域,此前的主要模式是企業大量生產、低價銷售品質穩定的商品。擁有工廠、播放電視廣告的大型資本是“主”,消費者除了使用企業策劃和開發的商品以外,沒有其他選項。

    報道稱,改變這一格局的是數字技術和水平分工。I-ne於2015年以線上渠道為中心,推出了源自植物的洗髮液BOTANIST。把生產委託給代工企業,以1500日元(約合人民幣93.6元)的價格銷售。該公司在當時還未流行的Instagram上刊登廣告,面向20多歲的年輕女性宣傳。

    此外還分析購買資料,得知5%客戶把“柔順”和“損傷護理”等4種商品結合起來使用。自3月起推出My BOTANIST服務,能生產適合顧客個人需求的商品。採取企業迎合“個人顧客”需求的模式。

    精釀啤酒企業YOHO Brewing把社交網站上的關注者稱為“粉絲”,收集客戶的呼聲。要開發吸引粉絲的商品,購買階層的偏好和選擇商品的理由等資料是重要資產。在商品開發方面,該公司不再追求大眾化。負責人表示,口號是“徹底縮小目標客戶”、“譭譽參半也無所謂”、“100個人中有1人支援就好”。

    在化妝品點評網站“@cosme”的2018年評價排名中,擁有口紅品牌“娥佩蘭(OPERA)”的imju公司等中堅和新興企業在全部58個品類中,有10多個品類超過傳統大型企業。在2013年的排名中,新興企業幾乎不存在,如今佔到整體的約兩成。

    在日本,據稱有數百家只要客戶指定成分和包裝設計,即可全面代工生產的企業。矢野經濟研究所統計顯示,化妝品代工的日本國內市場規模2019年度達到3300億日元,在5年裡增至1.5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描寫項羽與虞姬愛情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