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桐柏山農
-
2 # 頂尖包裝
又是一年一度的粽子飄香的季節了。剛剛經歷了初夏的溫暖,又迎來了盛夏燥熱的侵襲,最高氣溫飆升至35度左右。走在老家鄉鎮的街上,節日氣息濃厚。一陣陣夏日的悶風襲來,那悠悠的艾香,清清的粽香,迎面撲來,沁人心脾。每當端午節來臨之際,賽龍舟、包粽子、吃包子、吃鹽蛋、吃皮蛋等,便成了人們過端午節的一種習俗。益陽人們“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就連過端午有一絕,五月初一(小端午)、五月初五(中端午)、五月十五(大端午),其中中端午是走親訪友、是最濃重的,這三天賽龍舟是最熱鬧的,所以賽龍舟又是一絕。
端午是盛夏後的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插艾葉、掛菖蒲、制雄黃酒、佩香囊、喝涼茶等是人們防疫保健的一大主要民俗。
四五支艾草,一兩根菖蒲,插在房前屋後,懸掛窗戶門旁,香氣四溢,避瘟驅邪。艾像鞭,菖蒲似箭,傳說能夠斬斷一切妖魔鬼怪,意即避邪驅瘟。根據藥理,艾,能防毒;菖蒲,能提神醒腦、開竅、殺菌。佩香囊,是用硃砂、雄黃和香料配製而成,小孩佩戴香囊,可以驅邪、保平安。制雄黃酒,是人們在診所和藥店買來的中藥雄黃碾碎成粉末,摻合在白酒裡,調勻即成。在端午節這一天,每個人喝上一點,百病不侵,然後在房前屋後以及屋裡到處撒點雄黃酒,據說能祛邪、防毒。喝涼茶,是中藥金銀花、白菊花、夏枯草、薄荷、甘草等調配熬製而成,具有清熱解暑降火的功效。
端午,一家人和親人團聚,其樂融融。吃麻花,串出一串串親情;吃粽子,品出濃濃的愛和甜蜜;喝涼茶,品出生活更多的美好;一家人的分享,承載著人們幾千來的多少悠悠端午情懷。人們勤勞樸實無華,豪放而勇敢,我喜歡這裡自古是富饒的“魚米之鄉”,淳樸而獨特的端午民風。
-
3 # 工職扛把子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啦,三天假期,今年不回家過了,還是在學校這邊待著吧。
好懷念家鄉的粽子,每逢過節都要包粽子吃,完了還有賽龍舟,非常的熱鬧,人山人海。
-
4 # 大叔與小淑
在廣東已經9年了,端午節已經很久沒回過家鄉過了,我們家鄉端午節是5月15,記憶裡家鄉的端午節是賽龍舟、包粽子、荷葉蒸大麥饃饃,吃鹹鴨蛋、吃皮蛋、還要給長輩送節禮。
端午節那天會起的早,媽媽會去採新鮮的粽葉回來包粽子,我們小孩子會去池塘裡採荷葉,然後一家人開始了包粽子和做荷葉大麥饃饃,吃過粽子就要去看龍舟了,這個時候最高興,也最熱鬧了
下午去給長輩送節禮帶著自家做好的粽子、大麥饃饃、鹹鴨蛋、皮蛋,去串親戚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
回覆列表
我家鄉的端午節有幾件事要做:
一是包粽子是必須的
二是喝雄黃酒,少年、兒童還要沾一點雄黃酒抹在耳朵眼、鼻孔上,說的是免得小蟲往裡面爬
三是要煮點蒜瓣吃,說是消毒敗火
四是門前要插艾蒿,主要也是避蟲
五是太陽出來前,要到田間去,用秧苗上的露水洗眼,說是防止得紅眼病
六是兒童還要戴上香布袋
七是兒童手、腳上要用七種顏色的線幫個小圓圈,需在下雨時剪斷丟在水裡沖走,說是流到大海里就變成龍了,有望子成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