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學習嘞強國吧

    東漢末年,天下紛爭,群雄逐鹿,烽火連天,百姓苦不堪言。張角也想從亂世中分一杯羹,擁兵起義,因士兵頭戴黃巾,史稱黃巾起義。黃巾軍對百姓的態度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變化的過程。首先,黃巾軍的主體就是農民,他們為了反抗暴政、謀條生路,響應張角的號召,加入了起義軍。他們起初的目的和綱領就是為農民謀福利,這個信仰也成為了維繫軍隊的紐帶。但是隨著軍隊的擴大,利益的膨脹,農民運動的侷限性就被無限放大。黃巾軍開始四處作惡、欺壓百姓,為了滿足私慾,濫殺無辜,最終失去了民心,曇花一現,成為了歷史的笑柄。

    我們透過黃巾起義,可以看到兩件事。一、得民心者得天下。無數的歷史事件都在告訴我們民心是多麼的重要,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二、人性的弱點終會被私慾放大。當時的農民由於沒有文化,原始性的行為使得他們燒殺搶掠,失去了人心。

  • 2 # 半寸筆鋒

    黃巾軍之所以能煽動那麼多的百姓,就是利用了宗教的方式,在當時的社會,底層百姓生活的非常痛苦,他們既不掌握知識,也沒有自己的資產,思想善的不開化,加上當時社會逼得他們沒有活路,這時一個人站出來大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所以百姓們就懷著多社會不公的憤怒,跟著張角造反了。

    但造反之後呢,張角並沒有獲得當時國家真正的“主人”,也就是世家豪強的支援,他也沒有一個可行的政策去安撫那些跟著他造反的百姓,而是一味的搶劫,一味的去裹挾百姓跟著他造反,被裹挾的百姓對他是沒有認同感的,雖然他口中代表著天下蒼生,但其實他根本就沒有把天下蒼生放在心上,再加上當時的社會大部分的資源都被世家和豪強把持著,雖然他起義了,但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和支援,而飢餓的百姓,也沒有辦法形成有效的戰鬥力,漢靈帝當時手中還有最後一隻中央禁衛軍三河五校,最後張角便很輕易的被平定了。

  • 3 # 吞天曆史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不堪,人民生活水深火熱,張角、張粱、張寶三人在魏郡,用咒語為人治病,百姓喝下符水後,都能不治而愈,張角被稱為“活神仙”,張角由此四處傳教,信徒越來越多,遍及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又設三十六“方”,每“方”選一個領導者。

    張角在民間活動了數十年,信徒多達三四十萬,隨後建立“太平道”管理信徒,自稱“大賢良師”,起義軍聲勢浩大,全國上下皆有信徒,他們打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攻城掠地,焚燒官府,由於黃巾軍多為無依無靠,飢腸轆轆的流民,山賊,所以作戰異常兇猛,取得了一定得勝利,但起義軍各自為戰,沒有統一的領導和指揮,在東漢國家軍和地方豪強打壓下,不到一年就被消滅了,張燕率最後的黃巾軍——黑山軍投降曹操,黃巾軍全軍覆沒。

    黃巾起義一開始都是生活困苦不堪,沒有希望的農民發動的,起初是想推翻當時的東漢王朝,建立以張角為領導核心的新政權,黃巾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沒有很好的指揮和管理的人才,只知道一味的進攻,不事生產,也沒有糧食供給,到了後來,只能搶同是農民的百姓,並強行拉人信教,儼然已成暴徒,慢慢的失去了人心,最終被東漢政權鎮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在冬季舉辦的世界盃該怎麼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