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輕聽樹下
-
2 # 光頭哥老趙
1、雖然姥姥也非常愛孩子,我也相信您的母親一定能夠幫您帶好孩子,但是姥姥和孩子相差至少50年的年齡差距,老人會以老人的思維或者老人之前自己帶孩子的習慣,觀點的行為來對待孩子,50年的差距,環境,思維,人文,相處的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用這樣的模式去帶娃,這和娃娃面對的實際社會環境是不匹配的,很難讓娃娃融入到他真實的社會環境中
2、老年人在帶領娃娃的過程中,體力是不支援的,不可能像年前的媽媽那樣,精力充沛,所以老人帶娃,小車推著的多,讀書的多,玩兒玩具的多,這樣的寶寶就會活動不是那麼活躍,偏於安靜
3、老人帶孩子,他們特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擔心孩子磕著,碰著,摔倒了,顧而孩子缺少了去衝,去搶,去快跑,去擁有嘗試的機會,他會變的小心翼翼,一點兒也不冒事,像個小大人,這樣的孩子內心是脆弱的
4、老人帶孩子,老人思維不夠跳躍,欠缺更多的是激情,孩子找不到刺激的點,對於激發寶寶的潛能有些欠缺
5、媽媽帶孩子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會特別活潑,自信,老人帶孩子,孩子大部分都靦腆,膽小,怕見人,不自信
6、老人帶孩子,當媽媽的放心,但是對寶寶的成長還是媽媽帶更好
我的外孫一直是我女兒帶,今年7歲了(在我的視訊裡大家可以看到),下面是我女兒鍛鍊他,結合一個國外孩子理財的故事,讓外孫進行實際鍛鍊,小區賣貨給小朋友的照片
目的是讓他堅信自己可以成功,如果觀察人群,如何溝通,如何理財,和每一個產生購買的孩子合影,感謝大家的支援,記錄下每一個購買的孩子的名字,回家寫總結日記,孩子很開心,收穫也很大!這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如果是老人呢?我想一定不會的
-
3 # 寶爸要成長
題主你好,我分析你的第一個問題大概有兩層含義:第一,孩子適合跟隨老人嗎?第二,如果跟隨老人,孩子適合跟隨姥爺姥姥嗎?
我是一名寶爸,孩子今年三歲半,孩子在三歲以前都是跟隨姥爺姥姥,所以我有一定的話語權,下面我就從這兩方面分別表達一下我認為的利與弊。
第一,孩子適合老人帶嗎?
利:1.老人帶孩子能提供足夠的陪伴時間,為還在上班的孩子父母分擔壓力。
2.老人帶孩子心態更加平和,能夠包容孩子的小毛病。
弊:1.老人的育兒理念難更新、育兒知識不充沛,在飲食、睡眠、遊戲、閱讀等各方面無法系統教育孩子成長。
2.老人的體力和腦力逐漸衰減,與成長中孩子的體力和腦力成負相關關係,很難滿足孩子不斷增長的遊玩和學習需求。
3.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少於老人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利於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易造成問題孩子。
4.老人的社交圈一般只侷限於居住社群,孩童間的交流也就限於社群內部,孩子接觸不同類別同齡群體的機會就會減少。
5.部分老人還有迷信思想,對小孩子生病感冒等小病症總是用些驅邪等不科學手段,容易把小病症拖成大問題。
6.老人的金錢觀讓他們即使願意把錢花在給孩子買零食和玩具上,也不願意把錢花在購買服務類課程等教育支出上。
第二,孩子適合跟隨姥爺姥姥嗎?
利:1.姥爺姥姥帶孩子能夠減少爺爺奶奶帶孩子產生的婆媳矛盾。
2.與爺爺奶奶帶孩子相比,姥爺姥姥帶孩子能夠順暢地跟孩子母親溝通交流孩子的問題,進而孩子母親可以根據一手資訊採取應對辦法。
弊:1.越來越多姥爺姥姥帶孩子產生出丈婿問題。與婆媳矛盾不同,丈婿問題更加隱蔽,往往藏於老人和孩子父親的心中難以表達,最後形成隔閡。
2.雖然孩子母親的知識更新更快,與孩子姥爺姥姥溝通更順暢,但老人固有的理念一般難以改變,在孩子飲食、睡眠等生活方面以及閱讀、思考等教育方面無法滿足新時代孩子的成長需求。
3.姥爺姥姥帶孩子比父母帶孩子甚至比爺爺奶奶帶孩子更加寵溺孩子,這是基於大資料統計的結果。可能的原因是姥爺姥姥在歷史上的地位一直屈於爺爺奶奶之下,然而近些年中國大城市普遍都是姥爺姥姥隔輩帶孩子,社會地位的提升讓他們把寵愛一股腦都傾注於孩子身上。
4.姥爺姥姥帶孩子客觀上會引起孩子爺爺奶奶的不滿,即使這種不滿一般不直接表現出來,爺爺奶奶也會跟他們的兒子發牢騷,間接上可能會造成孩子父母、也就是小兩口之間的夫妻矛盾。
結語:所以,我的態度和觀點很明確,孩子不適合姥爺姥姥帶,當然也不適合爺爺奶奶帶。父母是孩子家庭教育和成長的第一責任人,沒有任何理由推脫給老人而自己不帶。作為一名寶爸,我以前並不理解和認同這些觀點,但在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現孩子本身、孩子和父母之間的問題越來越多,之後下定決心和寶媽一起克服種種困難,自己來帶孩子。半年多來,我也在學習和成長,與孩子一起認知和感受這個世界,孩子和我們都有了不小的變化。
-
4 # 夾心兒生活日常
老人帶孩子的優點
1、安全性保障高
血緣關係帶來的親情使得老人帶孩子會更加讓年輕的父母放心。首先絕不會出現被拐騙的現象;其次,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虐待孩子的行為,安全性可以讓年輕的父母放心,安心工作。
2、待遇上不委屈
祖輩帶自己的親孫會盡心盡力,物質上能提供的絕不含糊,因此,孩子放在老人身邊,待遇上絕對會是老人能給予的最高級別。
3、時間上有保證
老人有充足的時間照顧孩子,尤其是幼小的孩子身邊要有專人照顧的情況下,家裡有老人幫忙帶,父母可以抽出時間做其他事情。
4、精神上互相需要
老人帶孩子,屬於含飴弄孫之樂,孩子享受到了來自於祖輩的關愛,老人享受到了來自於孫輩的親暱回饋,給老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之情,有利於老人的身體健康長壽。
老人帶孩子的缺點
1、教育方式落伍
老人帶孩子一般都是憑藉昔日的經驗進行,教育方式跟不上新的社會形勢,也跟不上科學發展的眼光。
2、容易因溺愛導致孩子的自我任性,對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不利。老人帶孩子因為隔輩的原因,聽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就沒有了原則,無論對錯,千依百順。
3、一味順從孩子的心願,不懂得調解孩子與其父母的關係,易造成子女輩和孫輩之間的矛盾。
4、對子女輩和孫子輩雙重標準,不論是非對錯地給孫輩撐腰,不利於子女輩對孩子的教育。
5、精力有限,跟不上孩子成長的腳步。老人身體再棒,也追不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尤其是小孩子每天跑來跑去玩不停,老人看護孩子,體力和精力都有壓力。要注意量力而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放手孩子進行適當的活動,不能因為看護孩子,而強迫自己超負荷運動量。
-
5 # 懶爸帶娃
好處一,解放寶媽寶爸,可以相對自由的去支配自己的時間,認真工作;
好處二,相對於奶奶帶孩子,姥姥帶孩子,寶媽更容易跟孩子姥姥溝通,產生的因無法相互理解而有矛盾的機率小,避免婆媳關係緊張;
弊端一,隔輩帶寶寶寵寶寶的機率非常大,老人的心頭肉;
弊端二,自視經驗豐富,忽略科學帶娃;
-
6 # 1路有你真好
大家好!我是真好。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關於現在的孩子適合讓姥姥、姥爺帶嗎?我的回答是: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決定。我就是孩子的姥姥,小孩現在20個月,由姥姥、姥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共同帶。 關於其中的利與弊,利:老人帶孩子有耐心、細心、更用心。弊:過於溺愛,經驗過時,觀念沉舊。 我的回答希望您能滿意。謝謝!
-
7 # 紫羅蘭67628
適不適合,得根據自己家的具體情況判斷,不能單純的從是不是姥姥姥爺(以下簡寫姥姥)照看,來判斷。
現在,很多家庭是姥姥姥爺在幫著照看外孫子女,主要是因為,基本上,照顧孩子的重任在寶媽身上,寶媽的爸媽心疼自己的女兒,就主動擔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
如果女婿懂得如何跟老人相處,知道感恩,那麼,由姥姥照看孩子是可取的:如果雙方產生矛盾或由於教育方式不同,意見不合時,他不會埋怨姥姥,會自己好好的溝通,或通過妻子溝通,相處的融洽,對孩子的教育也有利。而母女之間更不必討論,大部分是可以好好相處的,並且,有個言差語錯的,都不會記在心上。
如果女婿性格不好,不懂得尊重老人,不覺得老人看孩子是在幫助他們,那麼,還是不要姥姥看吧,找保姆,鐘點工等協助吧。那樣,也不建議找奶奶看,因為女婿的性格,當奶奶培養的,奶奶的做法估計也強不到哪去,所以,婆媳之間矛盾更多。
-
8 # 小彤Vlog
一、首先要考慮的是經濟問題,如果經濟條件下允許的話,還是自己帶孩子比較好。
二、現在不管是姥姥姥爺還是爺爺奶奶,他們都是隔輩人,隔輩人對孩子會比較寵愛,當然,這樣就會養成一些不太好的習慣!這種情況下可以適當的和老人溝通一下!
-
9 # 全職媽媽藍莓醬
只要不是父母帶,交給老人帶絕大部分都是最後後悔的。
一:老人年紀大了,寶寶活潑好動,不論反應能力還是腿腳都不如年輕人。會很累很累。
二:育兒方面,絕大部分的老人育兒多少都會有問題,太疼愛溺愛孩子,導致最後上學年齡,不聽父母話等,身邊例子很多,但也不缺乏,有的老人會科學育兒。
這個問題沒有比較糾結,自己實在要工作,那就給孩子做個積極的榜樣,每天下班,週末高效陪孩子,如果選擇全職那就意味著沒有收入,可能有因為經濟壓力問題,不管怎麼選擇二者都是不可兼得的。
回覆列表
隔代教育就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首先要明白的是,孩子由父母帶是最合適的,當然,現在的年輕父母大多沒有時間帶娃。
如果孩子是隔代教養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點利弊:
好處是:
1、能解決爸媽工作繁忙無法教養孩子,照顧孩子的問題;
2、祖父母輩對孩子的親情和關愛是所有育兒機構和保姆都無法給予的;
3、都說“老小孩、老小孩”,往往祖父母輩都擁有一顆童心,兩輩人相處會很融洽,利於祖孫兩輩身心健康;
4、祖父母輩有一定的實戰帶娃經驗;
5、現階段離婚率高使很多寶寶成長在單親家庭,祖父輩帶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類家庭的性別缺失,對孩子的成長和性別認知有利。
弊端是:
1、思想觀念陳舊,跟不上發展,祖父母輩受教育的情況一般都不如父母,無形中會影響孩子接受新思想、新觀念;
2、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祖父母輩太多疼愛孩子,總是怕磕了碰了,容易阻礙孩子愛動愛玩的天性,阻礙孩子正常運動;
3、容易導致偏愛溺愛,產生小霸王。祖父母輩存在隔代親的狀態,總想把自己對子女不夠的地方彌補在孫輩身上,導致孩子變得自私,以自我為中心;
4、隔代撫養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比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懼症、心理脆弱玻璃心等等;
5、造成孩子與父母感情脫節,形成隔閡。父母一心工作,把孩子長期教給老人帶,缺少與子女的正常溝通,容易產生障礙,也有可能引起孩子的怨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