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憫:
母親的“人生第一課”
天真的微笑,柔和的臉龐,溫良的脾性,總是微笑著的雙眼,透過圓片眼鏡,顯出略帶羞澀的神氣。如果“相由心生”這句話還算有幾分道理,那麼沈從文的相貌舉止可謂最恰切的詮釋。在旁人眼中,他總是身穿一襲老學究的長衫,說起話來也給人一種安寧舒適的味道。一如他那些膾炙人口的鄉土小說——背景是古老的水鄉城鎮,古樸的風俗在田間河畔閒庭信步,即使是阿卡迪亞的田園牧歌中,偶爾會發生男女情愛的悲歡離合,最終也會匯入生命的河流。
自然、生命、愛與本真,可以說是沈從文在絕大多數人眼中的形象。如果由此逆推,很容易推想到他本人也應當生長在一個如他小說中描述的那般田園水鄉的純真環境中,有著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以助他養成這種溫良天真的品性。
但這恰恰是沈從文最難解的一個謎。如果翻看他的自傳,就會發現,那些世外桃源般的綺麗想象,不能說全為憑空虛造,但也要大打折扣。水光瀲灩的河流誠然存在,質樸率真的鄉民也所在多有,但仔細看來,率真的臉上也會露出獰笑,清澈的河水,也會被血汙染紅:
“一大堆骯髒血汙人頭,還有衙門口鹿角上,轅門上,也無處不是人頭。……雲梯木棍上也懸掛許多人頭,看到這些東西我實在希奇,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殺那麼多人。我不明白這些人因什麼事就被把頭割下。我隨後又發現了那一串耳朵,那麼一串東西,一生真再也不容易見到過的古怪東西!”
暴戾,可以說是沈從文成長環境中不容忽視的一環,在他的自傳回憶中,革命與戰爭的屠刀在他的家鄉湖南鳳凰小城裡反覆刷洗,每一次都血流成河。年幼的沈從文早已對空氣中時時飄蕩的血腥空氣習以為常。他會在上學路上特意繞一段遠路到殺人法場去,看看“那個糜碎的屍體,或拾起一塊小小的石頭,在那個汙穢的頭顱上敲打一下,或用一木棍去戳戳,看看會動不會動”。當這名不到二十歲的少年踏上軍旅生涯後,他見證的暴力場景就更不勝列舉,殺人是打發無聊的“興奮”事情,在看完砍頭行刑之後,那些活力四射的同袍們會互相投擲人頭取樂。沈從文本人也樂在其中,他好奇地踢了人頭一腳,“踢疼了自己的腳趾尖”。晚上,那柄砍掉了無數顆腦袋的大刀,則被士兵們用來殺狗切肉,“醉酒飽肉,其樂無涯”。
悲憫:
母親的“人生第一課”
天真的微笑,柔和的臉龐,溫良的脾性,總是微笑著的雙眼,透過圓片眼鏡,顯出略帶羞澀的神氣。如果“相由心生”這句話還算有幾分道理,那麼沈從文的相貌舉止可謂最恰切的詮釋。在旁人眼中,他總是身穿一襲老學究的長衫,說起話來也給人一種安寧舒適的味道。一如他那些膾炙人口的鄉土小說——背景是古老的水鄉城鎮,古樸的風俗在田間河畔閒庭信步,即使是阿卡迪亞的田園牧歌中,偶爾會發生男女情愛的悲歡離合,最終也會匯入生命的河流。
自然、生命、愛與本真,可以說是沈從文在絕大多數人眼中的形象。如果由此逆推,很容易推想到他本人也應當生長在一個如他小說中描述的那般田園水鄉的純真環境中,有著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以助他養成這種溫良天真的品性。
但這恰恰是沈從文最難解的一個謎。如果翻看他的自傳,就會發現,那些世外桃源般的綺麗想象,不能說全為憑空虛造,但也要大打折扣。水光瀲灩的河流誠然存在,質樸率真的鄉民也所在多有,但仔細看來,率真的臉上也會露出獰笑,清澈的河水,也會被血汙染紅:
“一大堆骯髒血汙人頭,還有衙門口鹿角上,轅門上,也無處不是人頭。……雲梯木棍上也懸掛許多人頭,看到這些東西我實在希奇,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殺那麼多人。我不明白這些人因什麼事就被把頭割下。我隨後又發現了那一串耳朵,那麼一串東西,一生真再也不容易見到過的古怪東西!”
暴戾,可以說是沈從文成長環境中不容忽視的一環,在他的自傳回憶中,革命與戰爭的屠刀在他的家鄉湖南鳳凰小城裡反覆刷洗,每一次都血流成河。年幼的沈從文早已對空氣中時時飄蕩的血腥空氣習以為常。他會在上學路上特意繞一段遠路到殺人法場去,看看“那個糜碎的屍體,或拾起一塊小小的石頭,在那個汙穢的頭顱上敲打一下,或用一木棍去戳戳,看看會動不會動”。當這名不到二十歲的少年踏上軍旅生涯後,他見證的暴力場景就更不勝列舉,殺人是打發無聊的“興奮”事情,在看完砍頭行刑之後,那些活力四射的同袍們會互相投擲人頭取樂。沈從文本人也樂在其中,他好奇地踢了人頭一腳,“踢疼了自己的腳趾尖”。晚上,那柄砍掉了無數顆腦袋的大刀,則被士兵們用來殺狗切肉,“醉酒飽肉,其樂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