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山人體研究協會委員

    老郭說他的相聲是通俗而不低俗,討厭老郭的網友說他搞混了通俗的含義他就是低俗。相聲本就發於民間而不是廟堂,所以非要以高雅正統的觀念去看待相聲,非要扶上藝術殿堂,就會曲高和寡。作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表演形式,豐富老百姓的生活,給大家帶來快樂,取材自街巷裡弄,稍微有些插科打諢本也無可厚非,天天講“正能量”,再好吃的菜吃多了也膩。而至於相聲屬不屬於文化的範疇,那請問戲曲屬於文化嗎,小品屬於文化嗎。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本身就對傳統文化帶著很大的歧異。並不是所有老百姓都能接受薩克斯,小提琴,鋼管樂的,是中國老百姓盲目的從洋媚外的心理造成一代人都認為喝洋墨水的香,認為拉二胡的不如拉小提琴的。郭德綱之流如今不斷遭到打壓排擠,恰恰是說明了中國傳統藝術急需拯救,文化是需要創新,但創新不是意味著要捨棄幾千年的傳承。何謂傳承,這是華夏的根,是華人的脊樑。

  • 2 # 圈外扒姐

    孟子曰:“術不可不慎!”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在作出職業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老話說得好“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至少,在過去一般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選擇相聲這個行業的!電影《霸王別姬》有個經典的片段,幼年的小六子被做妓女的母親帶著去拜師,老先生說了一句頗為辛酸的話;“別介,都是下九流,誰嫌棄誰呀!”

    過去,相聲演員屬於戲子的一種,自然屬於下九流的範疇。但是,社會發展到今天,關於下九流的職業歧視大都不存在了!比如,京劇上升到“國粹”,戲子更是達到難以企及的高度,師爺衙役更成了公務員……

    所以,相聲在封建社會的確是屬於下九流的行當,如果現在仍舊拿下九流來說事,一方面是有自欺欺人、職業歧視之嫌;另一方面也太固步自封、井底之蛙了!現在相聲的相聲跟很多“下九流”職業一起已經達到了很高的高度。

    然後,來說說“三俗”問題。

    相聲這個行當起源於底層,本就是過去勞苦大眾茶餘飯後樂呵一下的手段。過去,你讓它“高雅”起來確實不現實——聽眾思想覺悟、文化水平偏低,太玄虛、“高雅”了聽眾完全就聽不懂了呀!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覺悟、文化水平的不斷增長,再按過去那種方式說相聲,顯然不能與時俱進!

    所以,我們看到不管是體制內的相聲演員,還是以郭德綱為首的一眾德雲社演員,都在為把相聲變得更“綠色”而做著不屈的努力!同樣,在東北的趙本山也一直為了“綠色”二人轉而奮鬥!

    英雄所見略同,大抵如是!

    最後,再來說最後一個問題。

    文化可劃分為物質範疇和精神範疇,物質範疇指人類物質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跡,精神範疇指人類精神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跡。

    看完文化範疇的含義,還會覺得相聲不屬於文化範疇嗎?相聲是一種曲藝文化,屬於文化的精神範疇!不然,那麼多晚會上的相聲表演都是耍猴的嗎?對不起!耍猴也屬於文化範疇!

    日本“一刀流”道館供奉著六子心訣:稚氣、霸氣、忍氣!郭德綱初出茅廬時無所畏懼,是“稚氣”;睥睨天下之後“霸氣”自然而生;現在幾番沉默,想必養的是“忍氣”吧!

    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正氣的德雲社、正氣的郭德綱、說著正氣的相聲,何須理會這些冷言風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喜歡FJ酷路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