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州禪武
-
2 # 慄志上門1對1
孩子受欺負時"懦弱"的性格,和伴隨的“窩囊”的行為常常讓家長耿耿於懷,但是又往往怒其不爭。到底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受欺負時不再懦弱?
首先家長要想清楚孩子為啥會表現得如此窩囊?
孩子身上的問題就是家庭教育的折射,通常這兩種教養方式容易養出“窩囊”的孩子。
一是過度保護下成長的孩子
現在的家庭大多數只有一兩個孩子,全家人都圍著寶兒轉,但是凡事都替孩子去做了,孩子就缺少了鍛鍊的機會,也就失去了自我保護的能力了。
這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束縛了孩子的手腳,讓孩子無法獨立起來。當他們在遇到外界的一些挑戰,他們就會不知所措。
二是父母比較強勢,經常被要求無條件服從的孩子
父母強勢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喜歡命令孩子,要求孩子必須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經常替孩子做選擇,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從不聽取孩子的意見或想法。
如果從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就很難有主見,媽寶男就是如此,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打電話給媽媽。
試想一下,這樣的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負,他會知道反抗嗎?有些孩子即便是外面受了委屈,回家還不敢和父母說。
幫助孩子改變“懦弱”“窩囊”的方法:
培養獨立人格,是孩子強大的根本
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他很少受外界因素干擾,他明確知道自己的價值是什麼,也知道如何去面對挫折與挑戰。
父母該如何培養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孩子呢?應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父母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讓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童年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才最幸福,也最勇敢,最強大。
二是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去做
自信不是教育出來的,而是在不斷戰勝自己的過程中逐步積累起來的。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我認為是培養出一個內心無比強大的孩子,而不是一個外強中乾的孩子。一個人內心足夠強大,還有什麼困難可怕呢?
-
3 # 鵝媽媽講故事
我兒子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回來跟我說班級的某某小朋友老是打我,我一驚,難不成中班就有校園欺凌?經過貌似不經意但是反覆引導的結果是:某某小朋友喜歡跟他一起玩,然後就各種打斷他,比如他在畫畫的時候某人小朋友過來來說你別畫畫了來玩積木吧,嘴巴說的同時手也過來一起拉,我兒子不幹,某某同學強拉,幾次下來我兒子就說,某某同學打他了。
面對這個情況:首先,我跟兒子界定了什麼是打,打是指惡意的用手或者東西讓你感覺疼。其次,我跟他說善意的或者沒注意碰了你一下,那個不是打,但是你可以要求他道歉。你不願意做的事,你要告訴對方我不願意,不要不吭聲。最後我告訴他如果別人有意打你,你首先第一要做的就是保護自己走開,第二你要告訴老師或者家長,第三如果你覺得自己幹得過他,直接跟他幹,但是別人不惹你,你不要首先打人。
這只是我個人的不成熟的做法。
遇到被欺負,首先要分析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被打不還手,其次要告訴孩子保護自己的方法,最後如果是男孩子一定要給他一次戰勝他的“強大”對手的機會。
就醬紫。
回覆列表
培育他的人際社交能力,提高他的自衛能力。
孩子雖然是幼小,但是他同樣也需要面對人際的社交能力,當他的人際交往出現懦弱時,一定是他的行為,語言,自信出現了問題,作為家長要找到這其中的緣由對孩子進行培育,引導他走出困境。一般有以下的問題存在。
表達理解能力,表達理解能力意味著一個人是否能夠將自己內心的思想表現出來,還要讓他人能夠清楚地瞭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達。一個人的表達能力,也能直接地證明其社會適應的程度。人際融合能力,表明了一個人是否能夠體驗到人的可信以及可愛,它和人的個性(如內外向等)有極大的關係,但又不完全由它決定,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意味。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欺負事情發生時,讓孩子先用語言處理和對方爭辯講理,並告知老師,透過老師的協調處理問題。如果事情發生了,而老師不在場,有暴力出現時,不管事情如何發展,首先得有能力離開危險,例如跑開,躲避,進行防守,或是直接反擊,維護尊嚴,這都是必須的手段。如果孩子自己處理不好,家長就要出面幫助,但原則是以老師為主導,同學校的原則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