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異尚健身
-
2 # 大王tida
當然不可以,健身是一種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想把健身做好,把身材訓練好。那麼你每天的食物攝入都是需要透過嚴謹的科學計算的,那是要用天平精確計算到克的。就算我們普通的健身愛好者並不用像職業的健美健體運動員那樣對飲食要求的那麼苛刻。但也不是僅靠飢餓感就來判斷一天的食量呢。
因為首先身體出現飢餓感的時候已經到了體內血糖降低,各種營養素不足的程度。是大腦給你發出的緊急訊號。如果是正常的生活方式,那麼餓了再吃也不是什麼關係也沒有的,長期飲食不規律還會引起消化系統的疾病。更別說是健身的了。健身的同學,在體內糖原降低的時候再進行食物的補充。一是會引起血糖的不穩定。在需要維持血糖值的時候沒有足夠的攝入,等血糖降低之後再進行補充,身體會等不及的。經常健身訓練的身體消耗也比不訓練的大,在營養素不足的情況下,身體會優先消耗肌肉來供能。因為肌肉消耗大,脂肪消耗小還能作為貯存能源。那麼咱們辛苦訓練的肌肉就很容易流失掉。
二來這個飢餓感不確定因素太多。不一定是身體出現營養素不足的時候才會發出訊號。像心情不好啦,聞見香味了,看見美食了哪怕只是影片和圖片都會引發食慾和飢餓感。而且食慾是哺乳動物的初級慾望,很容易被勾起的。講究點的肌友,要透過自身情況來計算一天的營養攝入。比如說現在處於減脂期,那麼就先算出來自己的基礎代謝率,再加上你一天訓練大概的消耗。這些加在一起然後創造熱量缺口,也就是說今天你攝入的食物總熱量是不能高於這個視窗。再把總熱量分配到這一天所有的食物當中,還要考慮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粗纖維等各種營養的攝入足夠。
如果是增肌那就不要用飢餓感來判斷要不要吃東西了。不餓也要吃,吃是一種任務。要選擇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訓練量也要充足。
所以說不管是哪種情況,都不是靠你的感覺去判斷的,健身是一種科學。
回覆列表
首先,健身中憑飢餓感覺評判一天的飲食量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飢餓是人體的一種自機性生理功能,形象因素較多。飢餓感是一個神經反應訊號,而這種反應訊號是可能有多種因素作用引起的。比如說,同等體質、身材兩人,同樣飲食和運動量,由於自身新陳代謝快慢程度不同,感覺飢餓的時間和程度就有不同!
第二點,健身中會有維持生命活動以外的能量消耗產生,而飲食補充的時間和不同營養素配比也導致產生飢餓的時間和程度不同。
第三點,飢餓感和自身“感覺”有關!俗話說的很對,有的人能吃,有的人厭食,對於很多人,吃到不餓,其實要比厭食的人攝入食物多很多了,憑感覺還是不能等量的!
第四,健身是很講究營養搭配和食物多樣性搭配的,同樣吃到不餓,攝入蛋白質(比如蛋清)和攝入脂肪(肥肉),同樣是吃到不感覺飢餓,對身體和健身效果是全然不同的!
最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兒,那就是……吃貨的世界你不懂!!!很少有人可以拒絕美食的誘惑,吃自己喜歡的,自然多吃一點兒,感覺“飽了”的時候大概已經吃撐了吧!而吃到不想吃的呢?舉個噁心的例子,讓你吃屎,吃到飽你能吃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