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2
-
2 # 林子26790
6500萬年前的一顆大隕星有關,據研究,當時曾有一顆直徑7-10公里的小行星墜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場大爆炸,把大量的塵埃拋向大氣層,形成遮天蔽日的塵霧,導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暫時停止,恐龍因此而滅絕了!!有理有據,有贊嗎!
-
3 # 暴風音樂匯
恐龍這個神秘而又未知的物種總能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與探索!關於恐龍的滅絕眾說紛紜,造山運動說,植物中毒說,大陸漂移說,地磁變化說。更有甚者說 因為恐龍肉質好,被外星人獵殺了,證據就是在北極發現的恐龍骨骼有疑是被鐳射切過的痕跡。
而最為科學家所接受的就是“隕石撞擊說”與“火山噴發說了”。在6500萬年前的一天,一道白光劃破天際,直徑約10公里的隕石從天而降,落在中美洲的墨西哥灣,瞬間海水蒸騰,五千米高的巨浪席捲全球,地殼被砸破,直徑超140千米的超級火山噴發,板塊運動,山洪泥石流將許多恐龍掩埋,濃煙毒氣遮蔽天日,沒有Sunny,植物光合作用緩慢,而食量巨大的優勢脊椎動物就在之後的200萬年內逐漸被淘汰了!
關於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
1、氣候變遷說
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
2、火山爆發說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火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
3、造山運動說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乾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就無法再生活下去。因為氣後變化,植物也改變了,食草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草食性恐龍滅絕,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依持,結果也滅絕了。此一滅絕過程,持續了1,000—2,000萬年。到了白堊紀末期,終至在地球上絕跡。
4、物種爭鬥說
恐龍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齧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於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
5、海洋潮退說
根據巴克的說法,海洋潮退,陸地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歐洲這種島嶼大海魚手機加瓦站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以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問題。
6、物種老化說
認為恐龍由於繁榮期間長達一億數千萬年,使得肉體過於巨體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終於導致絕種。
7、隕星碰撞說
長期以來,最權威的觀點認為,恐龍的滅絕和6500萬年前的一顆大隕星有關。據研究,當時曾有一顆直徑7-10公里的小行星墜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場大爆炸,把大量的塵埃拋如大氣層,形成遮天蔽日的塵霧,導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暫時停止,恐龍因此而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