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駝客205363677

    首先要宣告一下,只所以回答這個問題,並不是因為我精於此道或有專門研究,而是因為它勾起了我的許多美好回憶。鄧麗君女士的歌在大陸流行之初,我輩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那時,鄧女士這種以吞聲氣聲為主的唱法曾被斥為糜糜之音、嗲聲嗲氣,並不被正統所接受。但年輕人卻驚為Teana,趨之若騖,誰要有盒鄧的帶子,姑娘小夥能在屁股後邊跟一大幫。可以說鄧女士登陸後的基本受眾或鐵粉,就是這批50與60後。幾十年後的今天,無論是社會的文明度,還是包容度,都非昔時可比,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藝術,甚至於不同的文化,都會有自己的發展空間。透過這件事完全可以看出,我們的社會確實進步了。至於現在的年輕人是否還喜歡鄧麗君的歌,恕我不能妄言。畢竟,我已不再年輕了。謝邀!

  • 2 # 生態追求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代表,我相信鄧麗君的鐵粉基本是上了年紀的叔叔阿姨,當然不排除部分現代年輕人也是。

    有一定年紀的鐵粉不光是覺得她的歌好聽,更重要的是,那是他們那一代人的深刻印記,只要現在一聽到她的歌聲,腦海就會浮現當時大街小巷都是她的音容。華人多數比較懷舊,越是有生活磨礪的人,這種感覺越強烈。

    現代年輕鐵粉相對單純些,畢竟沒有經歷那個時代,能粉她主要是覺得她的歌聲能與自己的心靈達成共鳴,有的人性格適合她的音調,產生喜好的情愫。

    要說現代的年輕人喜歡她的多不多?這個答案還真不好說,有調查才有發言權,不能給予肯定的回答。但有一個簡單的檢測方法,看看身邊的年輕朋友有多少知道鄧麗君,或者喜歡聽她的歌。以我個人為例,85後,我雖不是她的鐵粉,但我喜歡她的部分歌曲。我身邊的朋友聽她歌的有,但不是很多,不過都知道鄧麗君。就如開始所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流行,80後對劉德華、張學友、周華健、譚詠麟、張國榮、王傑、李宗盛、許冠傑等等更耳熟能詳,進KTV也基本愛點陪自己成熟長大的歌曲。所以,可以推斷,現代年輕人喜歡鄧麗君的規模不是很大,但還是有,畢竟這個時代有這個時代的流行!

    個人觀點,不代表全社會!

  • 3 # 使用者99934531908

    感謝邀請,鄧麗君 1953年出生於中國臺灣,中國臺灣歌唱家,1967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鄧麗君之歌-鳳陽花鼓>,1969年因演唱電視連續劇<晶晶>的主題曲而被人們熟知。1980年獲得臺灣首位金鐘獎最佳女歌手。84年至86年又獲得兩項日本音樂的最高榮譽。89年,不在公開演出。95年因哮喘發作,延誤治療5月8日於泰國清邁病逝。

    提起鄧麗君相信許多70 80後的叔叔阿姨,可能更為熟悉些。在那個只能用磁帶聽歌的年代,她的很多歌曲如<甜蜜蜜>,<小城故事> <我只在乎你> <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很多都是聽了還想聽的。即使在歌壇百花齊放的現代,她的歌傳唱度也很高。熟悉的旋律一出來,不知覺的也會跟著哼上幾句。就像李宗盛對她的評價,她就是演藝圈的“傳奇”。而且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鄧麗君的歌,可見她的歌的廣泛性。

    直到現在,鄧麗君仍然是全球華語幾代人心中永遠難以割捨的情節。懷念鄧麗君,願天堂沒有病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要用食物來代表四季,你心中最適合的食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