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朵爸愛生活
-
2 # 二億六老人
我也說兩句。
一
這在過去(我猜應該是2000以前吧)根本不是問題。因為不存在父母與朋友之間選擇的問題。無人想這個問題,因為當時認為是自然而然,天經地義陪父母。也無人敢說這樣的話。
二,
在70後,60後,50後灬年齡的人中也不存在這個問題。無人想這問題。無人敢提這個問題。他們的父母若健在,陪父母是不加思索,天經地義的的問題。
70後,60後,50後…老了,對自己的成年子女,也希望,要求,盼望你他們過年來陪自己。但現實生活中,他們的子女中越來越多的人過年不回來陪自己。他們的子女中有的出國,有的外出打工…主觀想回,客觀條件限制回不來。對此老人們理解和寬容。
但對於能回來不回來的子女頗有怨言,不理解。但也無可奈何。
三
既然堂而皇之提出這個問題。說明有子女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四
主流意識形態和多數人的觀念中,在陪父母與陪朋友的衝突中,當然是陪父母了。
當80後,90後,00後,10後的子女成人後,相信他們也必然持這種觀點。
五,
在當前現實生活中,以陪朋友為藉口不陪父母的人可能會有,他們自會有一套振振有詞的說詞和理論。
這些人做出這種選擇,社會和父母其實也是無可奈何。
五
不建議這種說法得到更多人認同。不支援子女為陪朋友而放棄陪父母。
你說是吧?
有爸媽的地方才有家,家是我們每個人都一定要有的,而朋友可就不一定了,沒有朋友,我們會感到孤獨,但是沒有父母,會讓人感到絕望。
父母年齡一天比一天大,越來越老,客觀的說,能和我們在一起的時間真的是有一天算一天,你想想。你的父母還能活多少年?還能有幾個十年幾個二十年?
比起朋友,你的父母只有你!而你的朋友可以有無數個朋友。朋友沒了,可以再交一個兩個,父母沒了,你能再出去認一個爸爸認一個媽媽嗎?所以說親親最可貴,沒有比親情更無私更值得讓人珍惜的感情了。
都說越難得的越可貴,我們人呀,總覺得父母最普通,從我們生下來他們就在我們身邊,感覺慢慢淡了,親情意識漸漸模糊了,覺得的有些東西在時間和陪伴上可以勝得過父母了,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不光是越難得越可貴,越容易失去才是最可貴啊!我們的父母隨時都有可能會離開我們的,而且這種離開,一別就是永別啊,跟歌中唱的 朋友啊再會可不一樣啊!
所以多些時間陪陪父母吧,他們都老啦,日子不多啦,我們的後半生還有很多時間交朋友啊,而我們的父母,就只有我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