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個大調的曲譜變成小調是什麼風格?
先生提出這個問題非常有意義,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調式,許多朋友也提到過這方面的內容,下面我們從音樂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看看這個問題是否可行?
大調(式)或者小調(式)歌曲是根據其音程結構和旋律習慣以及和聲規律而創作的音樂形式。
從音程關係看:自然大調(式)的音程關係是全-全-半-全-全-全-半,自然小調(式)的音程關係是全-半-全-全-半-全-全(此外還有和聲大、小調和旋律大、小調以及五聲調式等,這裡就不多說了)。我們只能遵循這個音程的關係來創作音樂。
從旋律習慣上看:我們根據劇情需要選擇了大調音樂形式,就按照大調音樂的旋律進行創作;根據歌詞表現的內容選擇小調音樂形式,就按照小調音樂的旋律進行創作。兩種調式所表現的音樂情緒完全不同。大調色彩比較明朗、壯觀。小調色彩相對暗淡、柔和。
從和聲學方面看:大調的主和絃是大三和絃。是在大三度上面加小三度,即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三音到五音是小三度,結束時基本都以主三和絃結束;小調的主和絃是小三和絃。是在小三度上面加大三度,即根音到三音是小三度,三音到五音是大三度,結束時都採用主三和絃結束。
綜上所述,根據以上內容得出結論:大調的曲譜變成小調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說已經形成的大調歌曲無法改變成小調歌曲。
當然,如果在開始創作時,為了音樂色彩變化,在創作大調音樂時,某一句和某一段採用小調音樂也是許多作曲家經常使用的手法。例如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索爾維格之歌》:第一段(主歌)是小調,第二段(副歌)是大調。主歌洋溢著真摯親切的感情,比較柔和清爽。副歌較為寬廣、明亮,具有花腔的特點,全部副歌就一個“啊”字唱完。主歌和副歌兩者除了在調式上有變化,在速度、拍子、節奏上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大、小調交替應用在和聲學裡非常普遍,也是作曲家慣用的一種創作手法。作曲家在為音樂作品配伴奏時,經常採用大、小和絃交替進行。在一首小調作品中,為了某種情緒的渲染,本來是小和絃,作曲家往往升高三音,使其變為大和絃,增加大調色彩。當然,這種方法也是有規矩的,升高的三音和旋律中的該音必須合理避開。否則,不但達不到我們需要的效果,反而增加了不協和因素。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屬七和絃(又叫大小七和絃)。為了強調導音的效果,將自然小調的屬(第五級)和絃三音升高半音,增加導向主和絃的傾向,這也是和聲小調產生的原因。
把一個大調的曲譜變成小調是什麼風格?
先生提出這個問題非常有意義,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調式,許多朋友也提到過這方面的內容,下面我們從音樂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看看這個問題是否可行?
大調(式)或者小調(式)歌曲是根據其音程結構和旋律習慣以及和聲規律而創作的音樂形式。
從音程關係看:自然大調(式)的音程關係是全-全-半-全-全-全-半,自然小調(式)的音程關係是全-半-全-全-半-全-全(此外還有和聲大、小調和旋律大、小調以及五聲調式等,這裡就不多說了)。我們只能遵循這個音程的關係來創作音樂。
從旋律習慣上看:我們根據劇情需要選擇了大調音樂形式,就按照大調音樂的旋律進行創作;根據歌詞表現的內容選擇小調音樂形式,就按照小調音樂的旋律進行創作。兩種調式所表現的音樂情緒完全不同。大調色彩比較明朗、壯觀。小調色彩相對暗淡、柔和。
從和聲學方面看:大調的主和絃是大三和絃。是在大三度上面加小三度,即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三音到五音是小三度,結束時基本都以主三和絃結束;小調的主和絃是小三和絃。是在小三度上面加大三度,即根音到三音是小三度,三音到五音是大三度,結束時都採用主三和絃結束。
綜上所述,根據以上內容得出結論:大調的曲譜變成小調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說已經形成的大調歌曲無法改變成小調歌曲。
當然,如果在開始創作時,為了音樂色彩變化,在創作大調音樂時,某一句和某一段採用小調音樂也是許多作曲家經常使用的手法。例如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索爾維格之歌》:第一段(主歌)是小調,第二段(副歌)是大調。主歌洋溢著真摯親切的感情,比較柔和清爽。副歌較為寬廣、明亮,具有花腔的特點,全部副歌就一個“啊”字唱完。主歌和副歌兩者除了在調式上有變化,在速度、拍子、節奏上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又如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創作的聲樂套曲《冬之旅》中的《菩提樹》:前面是大調,展開部分改為小調。大、小調色彩交替出現,對比明顯,為歌曲增添了新的內容。大、小調交替應用在和聲學裡非常普遍,也是作曲家慣用的一種創作手法。作曲家在為音樂作品配伴奏時,經常採用大、小和絃交替進行。在一首小調作品中,為了某種情緒的渲染,本來是小和絃,作曲家往往升高三音,使其變為大和絃,增加大調色彩。當然,這種方法也是有規矩的,升高的三音和旋律中的該音必須合理避開。否則,不但達不到我們需要的效果,反而增加了不協和因素。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屬七和絃(又叫大小七和絃)。為了強調導音的效果,將自然小調的屬(第五級)和絃三音升高半音,增加導向主和絃的傾向,這也是和聲小調產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