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是否穿破包膜和(或)侵襲血管是區別甲狀腺癌與腺瘤 的主要依據,對於病人術後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具有決定性意 義,因此必須準確判斷。甲狀腺乳頭狀癌大多呈廣泛侵襲(浸 潤),肉眼無完整包膜;濾泡性癌有的廣泛侵襲,有的則肉眼雖 有完整包膜,但顯微鏡檢查證實已有包膜和(或)血管受侵襲, 可診斷為微小侵襲型濾泡性癌。 發現這種區域性侵襲癌的前提是必 須在腫瘤與正常組織交界處多取組織塊,例如一個直徑3cm的腫 瘤結節至少應取8〜10塊腫瘤邊緣部帶包膜內外的組織。
診斷甲狀腺癌侵襲包膜應看到癌組織穿破腫瘤包膜並與周圍 正常組織(甲狀腺組織、甲狀腺被膜外脂肪結締組織、橫紋肌組 織等)混雜存在。 小葉結構是識辨腫瘤外的正常甲狀腺組織的重 要標誌之一;甲狀腺小葉的輪廓多呈三角形和多邊形,界限不十 分清晰,其間有少量疏鬆結締組織分隔。侵襲生長至包膜外的濾 泡性癌組織,即使分化好,與周圍的正常甲狀腺組織在形態上也 不會有移行關係。癌侵襲可激發區域性纖維組織增生,但一般不會 形成纖維整齊平行的新包膜。 有時腺瘤的包膜內夾有與包膜纖維 組織平行的濾泡組織,僅有這現象不能診斷為癌侵襲,可以深切 蠟塊追蹤有無穿破包膜的跡象,例如呈指狀、不規則狀或垂直於 包膜方向的侵襲生長方式。也勿將包膜內萎縮的濾泡誤認為浸潤 性的濾泡,浸潤包膜的濾泡上皮應是增生活躍的、形態與包膜內 的濾泡相同甚至分化更差。
甲狀腺癌侵襲血管的最常見部位是腫瘤邊緣部包膜附近的薄 壁靜脈或血竇。直接看到癌細胞破壞血管壁的機會很少,而血管 腔內遊離的癌細胞團可能是取材時被人工帶入的,不是判斷血管 侵襲的可靠指標。 必須有下列情況之一才能判斷血管浸潤:血管 內的癌細胞與血管壁緊貼二者間無內皮細胞間隔;遊離於血管腔 內的癌細胞團,其表面應有內皮細胞被覆,或者有纖維素附著或 伴血栓形成;如無上述特徵,但細胞團的輪廓與血管腔形狀完全 一致,可能為癌栓在製片過程因細胞收縮而與血管壁分離,可深 切蠟塊進^步尋找侵襲的可靠依據。
腫瘤是否穿破包膜和(或)侵襲血管是區別甲狀腺癌與腺瘤 的主要依據,對於病人術後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具有決定性意 義,因此必須準確判斷。甲狀腺乳頭狀癌大多呈廣泛侵襲(浸 潤),肉眼無完整包膜;濾泡性癌有的廣泛侵襲,有的則肉眼雖 有完整包膜,但顯微鏡檢查證實已有包膜和(或)血管受侵襲, 可診斷為微小侵襲型濾泡性癌。 發現這種區域性侵襲癌的前提是必 須在腫瘤與正常組織交界處多取組織塊,例如一個直徑3cm的腫 瘤結節至少應取8〜10塊腫瘤邊緣部帶包膜內外的組織。
診斷甲狀腺癌侵襲包膜應看到癌組織穿破腫瘤包膜並與周圍 正常組織(甲狀腺組織、甲狀腺被膜外脂肪結締組織、橫紋肌組 織等)混雜存在。 小葉結構是識辨腫瘤外的正常甲狀腺組織的重 要標誌之一;甲狀腺小葉的輪廓多呈三角形和多邊形,界限不十 分清晰,其間有少量疏鬆結締組織分隔。侵襲生長至包膜外的濾 泡性癌組織,即使分化好,與周圍的正常甲狀腺組織在形態上也 不會有移行關係。癌侵襲可激發區域性纖維組織增生,但一般不會 形成纖維整齊平行的新包膜。 有時腺瘤的包膜內夾有與包膜纖維 組織平行的濾泡組織,僅有這現象不能診斷為癌侵襲,可以深切 蠟塊追蹤有無穿破包膜的跡象,例如呈指狀、不規則狀或垂直於 包膜方向的侵襲生長方式。也勿將包膜內萎縮的濾泡誤認為浸潤 性的濾泡,浸潤包膜的濾泡上皮應是增生活躍的、形態與包膜內 的濾泡相同甚至分化更差。
甲狀腺癌侵襲血管的最常見部位是腫瘤邊緣部包膜附近的薄 壁靜脈或血竇。直接看到癌細胞破壞血管壁的機會很少,而血管 腔內遊離的癌細胞團可能是取材時被人工帶入的,不是判斷血管 侵襲的可靠指標。 必須有下列情況之一才能判斷血管浸潤:血管 內的癌細胞與血管壁緊貼二者間無內皮細胞間隔;遊離於血管腔 內的癌細胞團,其表面應有內皮細胞被覆,或者有纖維素附著或 伴血栓形成;如無上述特徵,但細胞團的輪廓與血管腔形狀完全 一致,可能為癌栓在製片過程因細胞收縮而與血管壁分離,可深 切蠟塊進^步尋找侵襲的可靠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