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了。
什麼是比喻?比喻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它是用具體的、淺顯的事物去描寫抽象的、深奧的事物。
比喻由三部分組成,本體,喻體,比喻詞,本體和喻體之間具有相似性。常見的比喻詞有“像”、“好像”、“猶如”、“宛如”、“好似”等。
比喻的作用: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生動形象。
比喻可分為三種,明喻,暗喻和借喻。
如果本體、喻體和比喻詞同時出現在一個句子中叫明喻,形式為A像B。
例1: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例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特別提醒】
有一種特殊情況,有時一個句子裡雖然同時出現了本體、喻體、比喻詞,但如果本體和喻體之間是不同感官的感覺,即用一種感覺寫另一種感覺,這是一種特殊的比喻,我們叫它通感(移覺)
例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例2:芙蓉泣露香蘭笑
如果本體和喻體出現,比喻詞不出現,而變成了“是(變成、成了等)”,叫暗喻,形式為A是B。
例1:更多的時候,烏雲四合,層巒疊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例2: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難。
如果只出現喻體,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叫借喻,形式是B代A。
例1: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例2: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有些句子雖然帶有比喻詞,但不符合比喻的特徵,不是比喻。
例1:觀眾像著了魔一樣,忽然變得鴉雀無聲。
例2: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當然不是了。
什麼是比喻?比喻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它是用具體的、淺顯的事物去描寫抽象的、深奧的事物。
比喻由三部分組成,本體,喻體,比喻詞,本體和喻體之間具有相似性。常見的比喻詞有“像”、“好像”、“猶如”、“宛如”、“好似”等。
比喻的作用: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生動形象。
比喻可分為三種,明喻,暗喻和借喻。
如果本體、喻體和比喻詞同時出現在一個句子中叫明喻,形式為A像B。
例1: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例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特別提醒】
有一種特殊情況,有時一個句子裡雖然同時出現了本體、喻體、比喻詞,但如果本體和喻體之間是不同感官的感覺,即用一種感覺寫另一種感覺,這是一種特殊的比喻,我們叫它通感(移覺)
例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例2:芙蓉泣露香蘭笑
如果本體和喻體出現,比喻詞不出現,而變成了“是(變成、成了等)”,叫暗喻,形式為A是B。
例1:更多的時候,烏雲四合,層巒疊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例2: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難。
如果只出現喻體,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叫借喻,形式是B代A。
例1: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例2: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特別提醒】
有些句子雖然帶有比喻詞,但不符合比喻的特徵,不是比喻。
例1:觀眾像著了魔一樣,忽然變得鴉雀無聲。
例2:一日不見,如三秋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