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動物博覽
-
2 # 直指見性
澳洲引入外來動物幾乎全部失敗,氾濫成災。兔子、貓、海蟾蜍、狐狸、駱駝、山羊、小龍蝦、鯉魚等等。成功的例子好像只有從中國引進的屎殼郎,化解了牛糞危機。生態平衡是鏈式的。所以,還是保守為好。貓的引進已經使澳洲每年損失十幾億隻其他動物,包括一些瀕危物種,再引進比貓大許多的猞猁?還是省省吧。
-
3 # 蘭花不豔有奇香
澳洲人看三國有所頓悟,消滅野兔用火攻為上。結果野火不單純燒兔子,活物都未倖免!有五億隻野生動物死於野火,後悔的要命。
-
4 # 骨頭32245032
澳洲為其乾燥的沙漠引進了墨西哥仙人掌,仙人掌氾濫後他們又引進了墨西哥一種害蟲(墨西哥蒼蠅),蒼蠅氾濫後,他們又引進了墨西哥癩蛤蟆,後來真的不敢引進墨西哥毒蛇了,現在還在全民拿棒子打蛤蟆……
-
5 # 相忘-江湖
這個想法澳洲人當然有想到,據說引入過一種愛吃歐洲兔子的狐狸的,結果……狐狸發現澳洲土著動物比兔子跑得慢多了,所以換口味了。然後很多土著動物被獵殺殆盡,兔子還是氾濫,狐狸也氾濫了…
-
6 # 龍族ELL
先問問在亞寒帶針葉林、寒溫帶針闊混交林至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叢草原及高寒荒漠與半荒漠的猞猁想不想在澳洲生活吧!
-
7 # 偷貓賊罪該萬死
是不是傻?
猞猁是寒帶(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或者說溫帶的動物(西班牙)。
澳洲熱帶、熱帶啊!
猞猁:這特麼是人乾的事?!咋不把北極狐也請到澳洲來哩?或者把非洲獅請到北極圈去定居?
更何況澳洲的兔子,本來就有剋星。那就是同為外來物種的喵星人。
澳洲兔子氾濫,貓也是氾濫的。
野貓本來就是兔子的天敵。但奈何兔子繁衍能力僅次於老鼠。
喵星人對此也是無語: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夜宵還是吃兔子,咋越吃越多呢
-
8 # 電商麻豆
人家想到的天敵是狐狸,可人家狐狸去了發現袋鼠呆萌更好抓著吃啊,為啥要費力去吃兔子,於是狐狸又氾濫了,你說到底要不要引進猞猁呢
-
9 # LED大屏演藝
野兔跑得太快了,猞猁懶得捉,其它小型動物更容易捕捉,而且比野兔更好吃,然後猞猁和野兔一起氾濫成災了。[害羞]
-
10 # 福筱航
野兔太多了引進什麼動物可以消滅野兔?
引進多少?
究其原因就是地廣人稀
再有鼓勵大家食用或加工成飼料肥料
回覆列表
今天在澳洲氾濫的兔子,都是1859年歐洲殖民者引進的十幾只家兔的後代,屬於歐洲穴兔這個種。1920年,澳洲的野化家兔種群一度膨脹到100億隻。氾濫成災的兔子對該國畜牧業衝擊很大,而且嚴重危害生態環境。
有網友突發奇想:引進貓科中最愛吃兔子的猞猁,是不是就能控制住兔災?這裡動物志要向讀者澄清三個事實:第一,天敵永遠不可能消滅優勢獵物;第二,澳洲的兔子從來不缺天敵;第三,引進外來捕食者只會使澳洲本土物種處境雪上加霜。
天敵難以消滅獵物首先向大家講述三個生態案例,前兩個是澳洲生態防治的真實故事,其中一個就是針對兔災的;第三個是北美猞猁和兔子的真實生態關係。
案例一。1950年,澳洲政府向穴兔種群中釋放了傳染性強、致死率高的粘液瘤病毒,很短時間內就將該國穴兔數量從6億隻削減到1億隻。正當科學家以為能徹底戰勝兔災的時候,病毒和兔子都變異了,病毒毒性變弱,而兔子抵抗力變強了。之後,兔子數量不再下降,又緩慢增長到2~3億隻。也就是說,兔子獲得了“群體免疫”。
案例二。這是一個更失敗的生物防治案例,1935年,澳洲政府為了提高甘蔗產量,引進了原產拉丁美洲的蔗蟾蜍,以消滅本土甲蟲。這東西有劇毒,澳洲本土的鱷魚、蛇類、鳥類和袋鼬都不知道如何對付它,於是它在毒死了大量的本土捕食者後氾濫成災了,又排擠了一批食蟲動物,例如石龍子。而唯獨人們本想讓蔗蟾蜍消滅的甲蟲,仍然活得好好的,繼續危害甘蔗。
案例三。加拿大猞猁和雪靴兔的捕食關係早已成為經典生態案例,寫進了很多生態學教科書。概括地說,它們種群數量表現出“先增先減、後增後減”的不同步變化趨勢。
兔子種群高峰不能長期維持,隨著植被被吃光和猞猁捕食作用增強(前者是主因),兔子種群數量開始下降。兔子數量剛開始下降的時候,猞猁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但當兔子種群徹底崩潰以後,猞猁就跟著遭殃了,因為加拿大猞猁是以雪靴兔為唯一主食的(佔比可達97%)。
兔子種群的崩潰會導致加拿大猞猁營養不良,進而影響猞猁繁殖成功率。在兔子種群低谷期,雌猞猁每胎產仔數變少(從每胎四五隻下降到一隻),年輕雌猞猁不再參與繁殖,幼仔成活率也下降。雌猞猁可能連續三五年養不活一隻幼仔,成年猞猁紛紛放棄自己領地,到處漫遊,猞猁的社群系統完全崩潰,大量個體餓死。
然後,由於植被恢復和猞猁捕食作用的減弱,兔子種群開始恢復。在一兩年的滯後期之後,猞猁種群也開始恢復。
上面三個案例,告訴了我們同一個道理:天敵——無論是捕食者還是寄生者,都不可能消滅獵物或者宿主。因為當獵物或宿主在天敵作用下數量下降的時候,天敵數量隨後也會下降。而隨著天敵作用減弱,獵物或宿主數量就得到恢復,如此週期性迴圈。
兔子和狐狸“狼狽為奸”兔子在澳洲並不缺天敵,這裡不說原生的袋鼬和早到一步的澳洲野犬,就說與兔子幾乎同時抵達澳洲、同步擴張的赤狐。在原產地,赤狐是穴兔的重要天敵,然而在澳洲,赤狐絲毫沒有起到限制兔子的作用。
有人說赤狐就是澳洲人為治理兔災而引入的,這就冤枉澳洲人了,雖然他們確實幹過為搞生物防治而引進入侵物種的蠢事(蔗蟾蜍),但赤狐真不是。赤狐和穴兔一樣,都是早期殖民者為消遣性狩獵而引入的。簡單來說,就是把它們關在圍場裡,供富人打獵消遣,結果它們跑出去了,釀成了大災禍。
赤狐和穴兔都是從澳洲東南部開始擴散的,狐狸一點沒把兔子怎麼樣,反倒是澳洲本土有袋類遭到了滅頂之災。赤狐對中型地棲有袋類危害極大,至少導致了10種有袋類滅絕,如荒漠袋鼠,還有另外很多種有袋類的衰退。
有讀者可能有疑問,前面不是說天敵不能消滅獵物嗎,這裡赤狐怎麼就能導致有袋類滅絕了呢?答案就是有兔子“幫忙”。
如果澳洲本土有袋類是赤狐唯一獵物,赤狐當然不能消滅它們了,原理前面已經講了,當有袋類在赤狐的捕食壓力下數量減少,赤狐因沒有足夠食物也隨之減少,捕食壓力就變小了,有袋類可以喘口氣。但由於有兔子存在,當這些有袋類被赤狐吃得數量銳減的時候,赤狐拿兔子當“儲備糧”維持數量,繼續施加高水平的捕食壓力,本土有袋類就被逼入絕境了。
事實上,要沒有兔子“幫忙”,狐狸能不能氾濫都是未知數,澳洲本土有袋類種群可能難以支撐狐狸氾濫成災。狐狸抵達澳洲比兔子還早個一二十年,一直沒掀起風浪,直到兔災氾濫,狐災也跟著蔓延開來。而作為“報答”,狐狸將有袋類給滅了,為兔子掃除了競爭對手。
穴兔繁殖能力極強,雌兔幾個月大就可以繁殖了,每年生4~7胎,每胎產4~12個幼仔,一隻雌兔一年就可以生30~60只小兔子。因此,兔子不管是遭受狐狸、猞猁、人類還是病毒的打擊,都能很快恢復過來,這是任一種有袋動物所不具備的能力。
而且,有袋類比兔子行動遲緩,相對更好抓,總是成為捕食者優先選擇的物件。因此,有袋類在與兔子的競爭中是完敗的,引入越多捕食者,有袋類的劣勢就越大。
猞猁引入澳洲結果猜測猞猁在北方生活在針葉林裡,在溫帶則住在山上,澳洲氣候乾旱,植被稀疏,與猞猁的原生環境有很大不同。狐狸和兔子在原產地都是猞猁的重要獵物,有數量豐富的狐狸和兔子為基礎,猞猁只要能接受澳洲環境,站穩腳跟應該不成問題。
指望猞猁到澳洲消滅兔子和狐狸是不現實的,猞猁與兔子、狐狸一起排擠有袋類倒是很有可能。澳洲有一種有袋類一直沒有受到入侵物種的威脅,就是樹袋熊,俗稱考拉,因為狐狸和野狗不會爬樹,流浪貓太小。猞猁要真去了澳洲,考拉可就不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