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能韜能多
-
2 # 黃曉峰23
近十年前,東北有個患者因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俗稱的傷風感冒,到醫院就診,醫生按感冒進行了治療,幾天後患者因為高燒再次住院,診斷為肺炎。治癒後把第一個醫生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誤診誤治。因為當時沒有做任何檢查,完全是經驗性診斷治療,所以在法庭上醫生拿不出任何有效物證。最後醫方敗訴賠錢。這件事出來後,全國的醫生養成了一個習慣,再有感冒患者一律檢查血常規和胸片,這樣既可以有充足的診斷依據,又可以留下物證,再打官司就不怕了。
後果是全國每年感冒病人到醫院就診通通都要查這兩項,平均每人160元(胸片正側位140元,血常規20元)。再加上藥品。這就是現在看個感冒就要200元的由來。
放眼全國,因感冒每年全國要多花10幾億人民幣。實際上多喝水休息就可以大部分解決的問題。
誰的錯呢?不知道!
好像10年前的健康報上等過。不太確定了。
-
3 # 脂肪酶最活躍
第一方面手術有大小,麻醉無大小,麻醉是風險較高的醫療手段,麻醉主要影響到呼吸系統,迴圈系統,神經系統。靜脈麻醉要充分考慮呼吸迴圈系統。如果是下肢手術,使用腰麻(蛛網膜下腔麻醉或硬脊膜下腔麻醉)也要考慮你的脊柱是否合適,中樞神經系統是否合適等等。但麻醉需要全身各系統的支援,比如肝功能有問題,可能使用某些麻藥的時候會出現代謝問題等,非急診手術,要將患者身體調整到最好的狀態,才會進行麻醉。麻醉風險因素過高,有悖於醫療倫理。你要是想當現世關公,當我沒說。
第二方面,術後恢復,如有糖尿病,可能會出現傷口無法癒合,如有感染,術後免疫力下降,可能會導致感染擴大。所以需要對一些基礎疾病進行治療,如糖尿病控制血糖,感冒等待痊癒後進行手術。所以,進行其他的檢查治療是合乎情理的。
-
4 # 骨科小能手
骨折有哪些輔助檢查?其意義又有哪些不同?
(1)x線檢查:可瞭解骨折的部位、範圍、性質、程度和與周圍軟組織的關係,為治療提供參考。指導骨折的整復、牽引、固定,觀察治療效果和病變的發展及預後的判斷等。
(2)脊髓造影術:可確定脊柱骨折對椎管的影響範圍和程度。
(3)CT掃描:從橫斷面影象觀察脊柱、骨盆、四肢關節較複雜的解剖部位和骨折情況。
(4)放射性核素檢查:可發現隱性骨損傷,特別是X線檢查易造成漏診的手、足、顱骨、肋骨等骨折。
(5)磁共振檢查(MRI):主要可檢查骨折附近的軟組織及韌帶的損傷,半月板及間盤的損傷等。
回覆列表
早些年代,啥檢查都不做。有一天一個骨折的手術死了,家屬就告醫生手術給做死的,結果一查病人是合併有隱性心肌炎。為了防止醫療糾紛,以後手術前都查個心電圖。後來又有個骨折死了,又是糾紛,一查是死於呼吸衰竭,為了防止醫療糾紛,後來就術前也查下肺部。再後來又有個骨折手術死了,又糾紛了,一查是死於腹部癌症,家屬告醫院怎麼住院手術沒給人查出癌症就手術。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手術前全身檢查,可以避免漏掉什麼病有可以給醫院賺錢,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