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研墨老仙

    己所不欲勿施於這句話的意思大家都清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一般來說自己都不喜歡的是行為,大多不是友好的行為,推己及人也不要施加給別人。

    那麼己所欲就要施於人嗎? 這裡面就大有學問了,一點注意不到就會令人尷尬。

    去年有個同學請吃飯,這位同學分別已經十多年了,偶然間得到訊息,幾個在附近工作的同學都非常激動的那個,大家約了週末見面吃飯。

    吃飯的地方定在一家商場的包間裡,因為許久未見,大家早早地趕到約定的地點。同學們迫不及待地訴說著自己的想念,當下的生活,你一言我一語好像又回到了中學時代。

    那個時候大家一起吃,一起住,毫無忌諱,純潔的青春歲月令人無限懷念。

    正說笑著,一位同學突然夾了一個臭豆腐放到我的碗裡,也給我旁邊的同學夾了一塊,這位同學說:“聞著臭,吃著不臭,今天你倆只要嘗試了一下,以後一定會愛上這道菜的。”

    歡樂的氣氛瞬間有點尷尬,我跟旁邊這位同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只能尷尬地笑啊笑。

    我們都知道這位同學是熱情,她想要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別人,這沒有錯。但是你希望別人也喜歡上你的愛好,這就尷尬了,因為你這愛好剛好是別人的不好。

    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己所欲也不要輕易施與人,除你確定別人跟你一樣的喜好。

  • 2 # 纏論禪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當時最流行的對“恕”道的定義,也是最普通的常識,孔子反問,難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恕”道嗎?顯然,孔子並不一味地、脫離當下現實地認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所謂的“恕”道。透過反駁這個最常識言論的非絕對性,孔子就表明了沒有什麼言論是可以如子貢所認為的可以終身一而貫之的。可笑的是,千古以來,竟然被這樣一個簡單的反問句所疑惑,竟然把孔子反對的東西當成孔子的東西,這《論語》被這群儒生飯桶給當飯吃了,還論什麼語呀?

    其實,假設“己所不欲”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否要“勿施於人”呢?如果否,這就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言論矛盾,如果是,既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勿施於人”,那還廢話什麼?這樣的垃圾言論竟然成為兩千多年來強加給孔子的所謂語錄,簡直無聊透頂。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看出這話的邏輯矛盾,看出這是一句垃圾廢話,一個“其恕乎?”的詰問就把這話給扒了皮,可惜兩千多年來的人都是睜眼瞎,竟然沒一個人再指出,可笑可憐呀!

  • 3 # 施星輝正和島2020

    任何價值觀都有兩種表達方式:正向的,反向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不作惡,是反向表達。提問者按雙重否定的邏輯思維,提出的問題,並不是“己所不欲”所對應的正向表達。孔子其實另有一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所以,我的回答是,因人而異、因事而異,有些欲,若正當,你想要好生活,也讓別人過上好日子;有些欲貌似合理,卻是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當然不行。

    孔子這句話,主要啟發人要有同理心。

  • 4 # 山東呂

    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哲學問題,我不是哲學家,只能從粗淺的日常生活層面談談個人看法。

    1,“己”“人”要有相同的嗜慾,才存在施與不施的問題。“己”想游泳,把在岸邊觀光的“人”推下水,這顯然不合適。

    2,滿足“己”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才能考慮施與不施的問題。不論從倫理還是法律的層面,當兩個瀕臨餓死的人,在面對最後一口食物的時候,大打出手甚至以命相博,都是無可厚非的,在這種情況下,能“施”的都是聖人,我們不能要求人人都是聖人。

    3,追求“己所欲”,輕易不“施於人”,既是拓展個人生存空間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我們追求專利技術,追求心愛的另一半,追求更高的職位,凡此種種,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怎麼能輕易地施與路人甲?

    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往往是透過“有所不為”的手段,達到“有所為”的目的,相對來說付出較小,比較容易做到,所以聖人把它作為普通人的行為準則。如果非要更進一步,我覺得是“人所欲,施於人”,也就是所謂的“君子成人之美”。至於說“己所欲,施於人”,要等到天下大同的時候才能實現,在現階段是做不到的。

    5,從難易程度上講,遞進的次序應該是這樣:人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所欲施於人;己所欲施於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的錢究竟需不需要交給機構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