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輕擷棠梨
-
2 # 澹奕
幾乎所有的清朝皇帝普遍都精通三種語言——滿洲母語、漢語以及蒙古語,而乾隆帝弘曆還精通藏語和維吾爾語,一共精通五種語言,這在清朝十二帝之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清朝時期,定滿語為國語,作為清朝君主不能不學好滿語。而從清朝實際情況考慮,清朝皇帝也必須熟練精通漢語和蒙古語。從皇子時代開始,所有的皇家子嗣都需要學習這三種語言。
由於滿洲入關已久,八旗子弟與宗室之人越來越多隻會說漢語,而已經不會滿語,乾隆帝也非常重視這個問題。乾隆朝規定,滿洲臣子覲見的時候,一律說滿語;滿洲子弟十八歲加滿語考試,合格者予爵等。
眾所周知,乾隆帝一生留下了數萬首詩歌,先不論水平格調怎麼樣,但不過也能夠證明乾隆帝的漢語水平還是非常高的。
“滿蒙聯姻”是清朝舊俗,尤其在乾隆朝滿蒙聯姻更是達到了頂峰,清朝將近一半嫁往漠北的宗女都是乾隆朝的。乾隆帝時代,弘曆規定所有發往蒙古的諭旨,只要添加了蒙古語的全都要給弘曆本人過目。尤其後來清朝平定準噶爾部的戰爭進入了後期,為了更加迅速更加高效處理準噶爾問題,乾隆帝也是直接處理來自於蒙古地方王公們的問題。
而乾隆皇帝學習藏語和維吾爾語的事情,就比較高能了。
乾隆後期,六世班禪準備進京覲見,而乾隆皇帝也是厲害。為了更好的與這位藏教活佛交流,乾隆帝提前一年惡補藏語,瘋狂學習。一年之後班禪入京後,兩人交流佛法之時竟然都不需要譯官在側。當然,這只是個故事,乾隆皇帝其實是有一定藏語底子的,清朝皇子們的課程之中也有簡單的藏語。
而乾隆帝學習維吾爾語,主要是因為平定大小和卓之亂。當時回疆局勢比較緊張,而各種文書以及獲取的叛軍書信之類大多都是維吾爾語,清廷之中維吾爾譯官很少,同時翻譯起來非常耗時,相當麻煩。
乾隆實在忍不住了——不行不行,還是朕親自來吧。乾隆帝不僅找了維吾爾老師,還娶了個回部女子,也就是著名的香妃——容妃和卓氏。乾隆帝與和卓氏互相學習對方的語言,這種氛圍環境也使得乾隆帝的維吾爾語水平突飛猛進。
回覆列表
作為“文奮武欽”的帝王,乾隆皇帝的文化功底自然是不會低的。他有一個書房,名為“三希堂”,其陳設幽雅樸素,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
而乾隆作為一個帝王,他不僅僅對詩詞歌賦造詣很深,而且在語言方面,他精通的門類之多也是其他帝王遠遠不及的。
那麼他都會什麼呢?首先,乾隆是滿族人,滿文自然是肯定會的,而作為皇帝,統治下不僅僅有滿人,更多的還是漢人,所以漢文也是必學的,除此之外他還精通蒙古文、藏文和維吾爾文。史上的廓爾喀之役中乾隆曾幾次下旨,而聖旨上用的就是藏文,據說現在聖旨還有保留。而回文的證明,牽扯到一個大家熟悉的人,那就是瓊瑤阿姨所寫的還珠格格里的香妃,不過在歷史上這個人其實是乾隆的一個維吾爾妃子容妃,在史書中有乾隆與容妃交流的記載。
提到還珠格格,其實新還珠裡有西洋來的畫師這個角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個人覺得乾隆可能也會一點點的洋文吧,畢竟清朝的時候也有外國的傳教士來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