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為民公僕
-
2 # 心意給力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明白這中間的辯證關係。在此談談個人觀點:
物質是第一需要,精神是第二需要,物質決定精神,精神高於物質。
物質。人的生活歷程,離不開物質,也是人的第一需要。生存需要吃飯,穿衣,睡覺,吃飽穿暖睡安穩,首先要滿足。原始社會的人,生存的基本保障都沒有,整天的主要勞動是尋找食物,想辦法把肚子填飽。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可以創造財富,使自己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物質有了保障,開始追求精神生活。
精神。精神的範籌很大,包括簡單的初級的精神生活,也包括高階的精神享受。原始的簡單的精神生活就是人性的基本需求,滿足簡單的精神享受。當人們物質極大豐富以後,則追求社會地位,受他人尊敬,甚至受他人崇拜,追求強於他人的精神享受,實現自己的理想價值,這些都是高階的精神生活,高階的精神生活不是人人都能實現的。
兩者的辯證關係。沒有物質基礎作保障就無法實現精神需要,沒有精神生活的物質滿足也是平淡無味的生活。物質和精神兩者相輔相成,有了物質滿足必然有精神需求,有了精神需求必然有更高的物質追求,產生無窮的動力,去實現人生的價值。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精神範籌包括理想、信念等。人在有物質保障的情況下,會有許許多多的精神追求,比如,個人理想、目標、價值。透過自己的努力或者他人的幫助去實現自己個人理想、個人目標、個人價值。有的人追求社會發展的遠大理想,遠大目標,實現社會價值。比如,一個成功的科學家、企業家,他們的所追求的不是簡單的物質需要,而是實現遠大的社會理想、社會價值,甚至是人類長遠發展的價值。所以,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
人們生活條件好了,精神需求更重要。所以,人必須有精神。如果失去精神只追求物質那隻能是簡單生活,甚至會成為物質的俘虜;人的精神也應該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精神,而不是狹隘的、低階的、庸俗的、落後的精神,否則會走向歧途,迷失方向,精神追求庸俗化。
-
3 # 天使老爸又來了
這要看人處在哪個層位。
舉例:一個流浪漢從垃圾箱找到一些食物,認為可以吃就吃下去了。那麼,扔掉這些食物的人為什麼會扔呢?絕大部分是認為這些食物不能吃或太難吃。
當人處在生存需求層次時,物質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全部。
當人處在安全需求層次時。物質第一,精神第二。如果二者衝突保證物質。
當人處在交往需求及尊重需求時,精神高於物質。若二者衝突,保證物質。
當人處在自我實現需求層次時,精神遠高於物質。若二者衝突,保證精神。
當我們發現某人注重物質而忽略精神,通常是需求層次偏低。
也有很多例外,物質已經很豐富了,還是很物質。原因多是安全需求並未真正滿足。雖然也有思想意識水平問題,但歸根結底是缺乏安全感。
回覆列表
物質固然不需,精神食糧也很重要。在我們的生活裡,精神物質更需要!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開的是毛的思想!這種精神是戰無不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