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欲之言
-
2 # 長物鑑玉藏
真理是確實存在的,是可以感知的,也是需要去切實踐行的。
要感知真理,首先要認識什麼是真理。中國古代不少經典其實講的就是世間真理,我的理解是:真理就是自然存在的不變本質和可變的發展規律,就是我們古人常說的“道”。“早聞道,夕死可矣”,孔子所追求的這個道就是真理,追求自然不變的本質,明白其道理,並切實的去踐行,那就是死了,也是沒有遺憾的。自然之道和為人之道都是世間真理。自然之道,是我們對這個物質世界本質的認識;為人之道,是我們對自己本質的認識。兩者如果都能認識清楚,並去實踐體會有所得,那真理就能掌握在自己手裡了。
正因為不清楚什麼是真理,所以才懷疑真理的存在。因為每個人心中都存有一個自己認為的真理,因此難以相信他人。往往真理只有少數人知道。有一句很經典的語錄:為了不讓真理的路上人滿為患,所以命運才會讓大多數人迷失方向。
那些願意找尋真理的人,總是在生命來回的路上苦苦探索。所以才有了王國維的人生三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也就有了佛家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