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教十年,高中,這個問題有一點自己的想法,發出來大家共同探討。
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我也砸過學生手機,也搜查過寢室。反過來,學生曾經撬過我裝手機的屜子,曾經拿模型機換走真手機。可以看到,這個階段在手機的問題上,我和學生是對立乃至敵視狀態,雙方鬥智鬥勇,都各自疲憊不堪,耗費了大量的本該用於學習的精力,師生關係也緊張。
後來我逐漸認識到兩點:一是之所以出現前一階段的敵視,正是唯分數論在作怪,希望切斷所有與學習無關的東西,想讓學生處在一種真空和純淨的環境中。二是一部分學生帶手機真不是在玩遊戲聊天,確實只是簡單地查資料聯絡。有一次一個學生夜不歸宿,多虧她有手機,最終順利聯絡上了。所以,這個階段雖然學校依舊非常強勢地要求學生不能帶手機,但很多學生我其實是默許他們帶手機,至少每個寢室有一部我隨時能聯絡的手機。
現階段,我對於手機的認識是這樣的:手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就像不可能禁止網購是一個道理,學生使用手機同樣無法禁止。二十一世紀的學生,如果掏出來一隻大哥大那才是新聞,使用手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所以對於手機,禁止本身且不說違反教育法的問題,從邏輯上講就是逆社會規律的。因此,我對手機是疏導教育。一是向學生講清楚利弊,二是爭取家長支援,三是設定底線。基本上做到這三點,手機就回歸到一個理性狀態了。
我從教十年,高中,這個問題有一點自己的想法,發出來大家共同探討。
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我也砸過學生手機,也搜查過寢室。反過來,學生曾經撬過我裝手機的屜子,曾經拿模型機換走真手機。可以看到,這個階段在手機的問題上,我和學生是對立乃至敵視狀態,雙方鬥智鬥勇,都各自疲憊不堪,耗費了大量的本該用於學習的精力,師生關係也緊張。
後來我逐漸認識到兩點:一是之所以出現前一階段的敵視,正是唯分數論在作怪,希望切斷所有與學習無關的東西,想讓學生處在一種真空和純淨的環境中。二是一部分學生帶手機真不是在玩遊戲聊天,確實只是簡單地查資料聯絡。有一次一個學生夜不歸宿,多虧她有手機,最終順利聯絡上了。所以,這個階段雖然學校依舊非常強勢地要求學生不能帶手機,但很多學生我其實是默許他們帶手機,至少每個寢室有一部我隨時能聯絡的手機。
現階段,我對於手機的認識是這樣的:手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就像不可能禁止網購是一個道理,學生使用手機同樣無法禁止。二十一世紀的學生,如果掏出來一隻大哥大那才是新聞,使用手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所以對於手機,禁止本身且不說違反教育法的問題,從邏輯上講就是逆社會規律的。因此,我對手機是疏導教育。一是向學生講清楚利弊,二是爭取家長支援,三是設定底線。基本上做到這三點,手機就回歸到一個理性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