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劍膽琴心蜘蛛俠

    趙高對於秦的滅亡起了一定推動作用,但不是決定性作用,秦的立國15年即亡,在我看來主要出自以下原因:

    1、秦始皇過於操切,總想在自己手上一次性把子孫後代的事情全替他們做完,因此過度耗用民力,使天下不堪重負,史載,秦的賦稅很重,百姓被迫將收穫的糧食的2/3以上交給政府,這還僅是正項,此外各種兵役、徭役、苛捐雜稅多如牛毛,秦統一天下時,有人口2200餘萬,被秦始皇北逐匈奴用兵30萬人,南征百越50萬人,築長城30萬人,修驪山大墓用70萬人……幾乎將全國丁壯男子徵調一空,長期佔用了這樣多勞動力,嚴重影響、破壞了農業生產,壯年男子被徵發服役走了,秦政府就徵調婦女運輸糧、餉,對社會生產造成了進一步破壞,形成了惡性迴圈;

    2、秦以法家理論得天下,復以法家理論治天下,政繁法重,老百姓一是難予理解,二是動輒得咎,漢高祖劉邦吸取這個教訓,約法三章,政簡法明,老百姓容易接受;

    3、秦得天下過程中,根基並不穩固,六國貴族時刻醞釀反秦復國,前有燕太子丹遣荊軻行刺秦王政,後有南韓張良重金請力士在博浪沙以鐵錘刺秦始皇,再後有項梁、項羽叔侄起兵復楚,秦因苛政酷法,始終未能取得天下百姓支援平定消除這些反對勢力,相反,被這些勢力抓住百姓對秦政權的怨恨煽動、組織,形成了推翻秦政權的主力。

    一句話,秦亡非亡於滅六國,亡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易也。

  • 2 # 小吳同志vlog

    趙高只是佔了點小便宜,跟他無關

    秦的暴政——秦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

    1、社會矛盾產生:秦統一後,百姓渴望社會安寧。秦朝統治者卻忘乎所以,十餘年間,不斷動用民力:築長城、修馳道、戍五嶺、造阿房宮、建驪山墓等,徵用勞力數百萬人。丁男不足,就徵發女子承擔轉輸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誅罰苛刻,一人犯法,親戚鄰里都要連坐。秦朝統治者的橫徵暴斂已遠遠超出社會所能承受的限度。

    2、社會矛盾激化:秦朝統治者是大一統的勝利者,在長期群雄角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並不完全適合統一後社會發展的需要。秦朝統治者不能審時度勢,改弦易轍,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終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騰的局面。

    3、統治階級內部:秦始皇死後,少子胡亥受親信趙高的唆使,夥同城鄉里斯,篡改遺詔,奪取妄為,是為秦二世。秦二世繼位後,各地的反抗起義已風起雲湧,然而統治者仍忙於宮廷爭鬥,大肆誅殺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學校提檔了還沒錄取,其它學校還能提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