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比特幣
-
2 # 大雪2006
一代天驕,滿門忠烈,梁氏風範,堪稱華人楷模。梁啟超生於1873年2月23日, 廣東省新會縣一個半耕半讀家庭。自幼聰明過人,八歲便可以寫文章。1889年中舉,師從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為。22歲參與公車上書及維新變法。光緒帝授予六品卿銜。變法失敗,逃亡日本。1921年,清廷結束,梁回到國內,進入政府工作。看見袁世凱復闢帝制,又對其口誅筆伐。此後,梁啟超倡導新文化運動,大力支援五四運動。1929年患病去世。梁啟超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及文學家,也是著名的改革家。他一生博大的情懷,就是愛我中華,梁啟超一生為中華民族尋找出路,為中華民族奮鬥而死,堪稱民族脊樑。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長女思順是文史學者。長子思成,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碩士學位,回國後創辦清華大學建築系。次子梁思遠,畢業哈佛大學。1948年與思成同時獲得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思忠,畢業於美國西點軍事學校,回國後擔任19路軍炮兵校官。25歲不幸因病去世。三女兒梁思莊,就讀美國科倫比亞大學。回國後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是中國著MISTRA書館學家。四子梁思達,經濟學家,參與中國近代經濟史編寫。梁思懿曾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對外聯絡部主任。四女梁思寧,在南開大學讀一年級,因日機轟炸失學,抱著滿腔熱情參加新四軍,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小兒子梁思禮,17歲赴美求學,邊打工邊讀書,苦讀八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從事電子科學研究工作,是中國著名火箭專家,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成為卓越的導彈控制系統專家。
梁家滿門忠烈,為國家棟梁,是 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分不開的。看看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便可以感受到梁啟超強烈的愛國情懷。梁家以愛國為立身之本。梁啟超雖然一生多變,但他的變是尋求民族出路之變,愛國之心始終不變。他在世時言傳身教,做梁家“兄弟姐妹的模範”。西學東漸,求學是為了報國。抗戰期間,梁思順斷然拒絕出任偽吏。梁思成夫婦不畏艱苦和病魔,放棄國外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新中國。梁思禮受到父親強烈愛國思想感染,學成後,毅然回國報答祖國。
梁啟超在中國文學,史學,哲學,經學,法學,宗教學等方面,均有建樹。在辦報期間發表的大量文章,啟蒙了無數華人,被視為東方文化派代表。梁家子女雖然留學海外,但從不忘中國文化,鑽研國學,梁思成在父親指導下,民國初年開始讀四書,留學美國,還研讀了李誡的《營造法式》等書。從而奠定了較好的國學基礎。梁家子女都有較深的中華文化修養, 文章大氣磅礴,愛國情懷殷殷可鑑。
梁啟超教子有方,不愧為大教育家。他出身寒門,以寒門家風教育子女。寫家書400餘封。 這位大儒,以“內聖”“外王”思想,塑造“新民”,將齊家治國落實於家教之中,他的諸多教子方法,教子細節,的確值得推崇和學習。特別是他的偉大的愛國主義風範,為華人,如何教育子女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梁啟超的家風教育,值得所有華人景仰和學習。中華民族不會忘記梁啟超。
回覆列表
梁先生育有五子四女,非常重視子女道德品質的教育,從小就教育孩子要艱苦樸素,在艱難環境下鍛鍊自己!生在亂世要吃的苦才能站的住。以自身為榜樣,最終使得九個子女成為龍鳳,其中梁啟超最為出色成為一代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