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
2 # 港姐育兒鳳咖秀
個人覺得一週歲以內的寶寶中可以吃適量的植物油但不能吃鹽。
為什麼能吃植物油?
美國兒科學會指出,膽固醇和其他一些脂肪對寶寶的正常生長髮育(包括大腦和神經系統)非常重要。脂肪能為寶寶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並能促進對維生素A、D、E、K的吸收。母乳餵養階段的寶寶可以從母乳中吸收足夠的油脂。6個月開始新增輔食的寶寶可以吃適量的植物油(如核桃油、山茶油、橄欖油、芝麻油等)推薦量為5-10克,相當於家用小瓷勺半勺到一勺的量,可以放在各種粥,米糊或麵條中。注意多用植物油少吃動物油。
為什麼不能吃鹽?
鹽的主要成份是鈉,過量的鈉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中含有足夠的鈉元素,足以滿足嬰兒日常需要。如果攝入過多的鹽,會導致血液中鈉的含量大,有可能造成寶寶脫水的症狀。所以寶寶在滿一週歲前,建議不新增額外的鹽在寶寶的食物中。
同時也不要讓寶寶嘗大人吃的菜。大人的食物往往新增較多的調味品,容易使寶寶養成嗜鹹或嗜甜的習慣,增加日後患心血管等疾病的機率,而過重的口味又容易讓寶寶養成挑食、偏食的習慣,導致飲食不均衡。寶寶的味覺敏感,天然清淡的食物就是寶寶真正的美食。
另外一歲後對鹽的食用也不可過多。
雖說少了油鹽無美味,但是油鹽過多卻傷身。再好的食物,也要適量攝取,才能獲得對身體應有的好處。給1歲前寶寶的飲食新增鹽簡直是害寶寶沒商量,5大壞處快來了解~
鈉攝入過量的危害:長期鈉攝入過量對於臟器發育不完善的寶Bora說危害多多:1增加臟器負擔:鈉進入人體後,並不會積蓄,除了少部分隨汗液排出外,大部分透過腎臟代謝隨尿排出。而寶寶發育還不完善的腎臟難以承受和代謝過量的鈉,長期如此易增加腎臟負擔,也增加心臟負擔;2不利鈣的吸收:鈉離子與鈣離子在吸收過程中會發生競爭,鈉攝入過量,會相應減少鈣的吸收,而增加尿鈣排洩,造成鈣質流失。鹽的攝入量越多,鈣的吸收也就越差。寶寶吃得過鹹不利骨骼發育,成人則易骨質疏鬆;3引起鈉中毒:鈉攝入過量引起鈉中毒,會出現水腫、血壓上升、胃粘膜上皮細胞受損等;4降低抵抗力:高鹽飲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減少,還會使口腔黏膜水腫、充血,有利細菌、病毒在上呼吸道安家落戶;加上高鹽飲食可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降低抵抗疾病的能力,容易感冒;5養成重口味不利健康:過早新增鹽,易讓寶寶養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而長期過鹹飲食則易引起高血壓,對健康不利;所以,媽媽謹記:1歲以前的寶寶身體所需的鈉,能從所吃的食物中獲得,不需要再額外添吃食鹽;1歲以後的寶寶輔食新增種類越來越多,依然可以從奶和各種食材中獲得足夠的鈉,只要寶寶接受味道,也可以不加鹽;即使1歲半後開始完全的常規飲食,開始新增食鹽,也要注意口味的清淡,有利於良好飲食口味習慣養成和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