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彈劍而歌2018
-
2 # 三山四叔
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政治
中國古代的城市具有明顯的風格統一,整齊劃一的特點。其中的原因:一是該城市規劃格局本身的優越性。二是秦朝以來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車同軌,書同文”,城市的格局當然也要按照規定被標準化
唐長安城平面圖
儒家“禮制”影響下的森嚴等級中國古代是受禮法約束的等級森嚴的社會。“禮”是行為規範,“法”是行為禁約,二者相輔相成,以保持人與人之間尊卑貴賤的關係。儒家思想在城市規劃和建築體現在嚴整的城市佈局、森嚴的社會等級上。儒家經典《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廟,前朝後市,市朝一夫”。意思是:建築師營建都城時,城市平面呈正方形、邊長九里,每面各大小三個城門(設立兩個側門)。城內有九縱九橫的十八條大街道。街道寬度皆為能同時行駛九輛馬車(七十二尺)。王宮的左邊(東)是宗廟,右邊(西)是社禝。宮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後面是市場。市場和朝拜處各方百步(邊長一百步的正方形)。
對天人合一的追求,注重功能古代信仰天圓地方學說和以《周禮考工記》為代表的,倫理的、社會學的規劃思想,以及以《管子》和後期的風水理論為代表的自然觀的、功能性的規劃理論。
-
3 # 勇戰王聊歷史
方形是中國城池最常見的形狀,但是,中國也有其他形狀的城池。
中國的城池建造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龍山時期(新石器時代)的藤花落遺址。這個古城距今已有4600—4000年曆史,其形狀就是“方形”。並且,還分為內外兩城,外面還有護城河。
等到建設周王城的時候,也是沿用了方形:街道方格網狀縱橫交錯,整個城市方正規整。有了周王城做例子,後來那些統治者們,也把都城建造成了方形。
(周王城)
除了“傳承”的因素外,建造成方形,有很多優勢。首先,方形城池建造技術比圓形城池技術要求低。其次,方形城池更方便規劃土地使用。最後,“方形"也符合古人信奉的“天圓地方”理論,符合當時人的審美。尤其是建造都城等大城市時,統治者居住的地方必須在城市中軸線上,坐北朝南,佔據最“尊貴”的方位。
除了方形,中國也有其他形狀的城池。例如:鳳陽府古城
後來,鳳陽府也在周圍擴建了新城。擴建以後,就成了方形。
還有,安徽桐城也是一個圓形。
除了圓形,還有不規則的。清末的重慶府,受地形影響,城池是個不規則形狀。
當然,以上不規則或者圓形的,都是受地形影響。如果,地形條件允許,古人還是喜歡建(長)方形城池的。
回覆列表
古代人們認為天圓地方,城池作為人民聚居之所,必是四通八達之地,故多建為方形,也有圓形的,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也代表執掌權衡,城池多為八門或者四門,合四向八卦,裡面為內城外城,法陰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