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足為樂
-
2 # 喻德武
聚會當中,誰會收穫更多,不是看誰的表現,而是看他的目的是什麼?
誇誇其談或沉默寡言,是一種行為習慣,與每個人的性格有關,而這與他參加聚會收穫多少有關係嗎?
下面我們就分析分析。
不管你是什麼性格,只要你想學習,都會有所收穫,不想學習,可能就沒有什麼收穫。總結為一句話:你有沒有收穫,有多大收穫,主要取決於你的意願,而非性格!所以說這個問題問得不太恰當。
所以我說你參加聚會,要看你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以及什麼樣的預期目標。拋開這個談收穫,就失去了參照意義。因為沉默寡言,可能收穫很多,但誇誇其談的人也有可能有很大收穫,因為他的習慣專長,可能就是透過自我表達來實現互動以及激發新思路。
但反過來說沉默寡言,也有可能收穫更少,關鍵是他有沒有用心去聽,有可能他全程都在開小差,還有什麼收穫呢?
所以歸根結底,我們去參加一個功利性的聚會,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這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的目的就是想聽別人分享,想給自己帶來一些新思考和新啟發,那沉默一些更好,因為你主要帶著耳朵去聽。
如果你的目的是想透過聚會結交一些新朋友,那不妨可以表現得更活躍一點,適當的"誇誇其談"亮出自己,也很有必要。只有這樣做,你才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也有更多的機會結交新朋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也有自己的行為方式,他做什麼事,有什麼收穫,更多的是取決於他的動機和意願,而非個性。
所以參加聚會,他是沉默寡言還是誇誇其談,與收穫大小沒有直接關聯,會存在各種可能性,我們一定要開啟思路,不要被定勢思維所影響。
你說是不是?
如題主所說,是誇誇其談的人,還是默默無聞的人?誰的收穫更大?這個實際上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就看這個人參加聚會的目的與態度是什麼?
首先,如果對那些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說話能力的人,他就會抓住每一個聚會的時機上臺發表自己的講話。只要在臺下稍作準備,在臺上不管是怎麼說,說的好不好,說的好與壞,只要自己認為滿意,只要自己上去講話了,就達到自己練習的目的,他的收穫感覺是大的。否則就會感覺沒有收穫。
第二,假如是那些抱著學習的態度,但他是另外一種學習方法,就是說自己不說話,專門的聽取別人的意見建議,以及經驗交流的人,他即使有很多的話要說,但是聽取別人的方法、建議是當務之忘,那不管怎樣,也要忍住不上臺發言,靜靜的聽,聽到了就是收穫了。也許他認為聽到了某一個發言,受到它的啟發,就可以無限制的發揮,也達到了參加聚會的目的。
第三,不管是什麼的機會,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情緒狀態,還有參加聚會的目的。決定自己在機會上的表現,是誇誇其談,還是默默的無語?都是自己可以選擇已決定的。不要看到別人的誇誇其談,自己也想著表現一番,也不要看到別人的默默無語,自己也不吭一聲。這些都是不利社交應酬的交往,結交更好的朋友,還是要順其自然,有話就說,無話就不要勉強了。
總之,是誇誇其談也好,默默無語也罷。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社交應酬場合,自己決定自己的角色。既不要勉強為之,也不要忘乎所以,如此,你才能把握社交應酬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