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松拍
-
2 # 浮生一饋
春節和除夕的節日氛圍變淡,使我們大多數人的基本印象,但是這更是整個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美國,歐洲他們的聖誕節,感恩節節日氛圍變淡是因為歐美人天生性情涼薄沒有親情嗎?
很顯然不是的,而是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可以看到,步入工業時代以來,家庭的單位在不斷的縮減,從以前的大家族幾百口人,到解放後的十幾口人,再到今天的三口之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網路也越來越淡化,在以前,都是一個村,一個廠的街坊鄰居,同事同族,而且長期來看可能幾十年都要在一起生活。整天低頭不見抬頭見,怎麼可能不親密,沒有年味?
但是到了今天,我想做不完的工作,沒完沒了的加班,拿著微薄的工資,看著一輩子買不起的房子,租住在出租房,這才是大多數年輕人的狀態。
本來就被生活摧殘過後的我們,滿心歡喜的回到家,卻是各種問題撲面而來,怎麼能夠開心的起來,不開心怎麼有年味。
歸根結底的原因:
1. 現在的家族關係越來越淡薄,家庭的單位越來越少,以前的一大家族人,可能現在就直系親屬。
2. 現在的生活壓力使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功利化,慾望多了,快樂自然就會少。
3. 城市化打亂的社會關係,生活節奏加快,使還沒來得及熟悉,鄰居朋友已經千里之外了。
氣氛是因心情而煥發,心情是因慾望產生而決定。過去人們的對傳統節日那麼重視,是因為,在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可以享受平時比較難得的吃的,穿的,還有玩的。尤其是孩子們,盼啊,望啊,慾望的產生到變成美好現實,喜慶的氣氛自然產生,為了美好的東西長久延續,人們祈盼來年更好,產生新的生存的動力,繼續慶祝追尋。而在現代社會,高度發展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什麼都有什麼都不缺。和過去比,天天如過年,時時在享受。今天的節日氣氛難以更加突出也是情有可原的。無論氣氛怎麼樣,華人的傳統節日其特殊意義是不會消失的。至於氣氛的濃淡無所謂,從過去的人們喜形於色發展到今天的悶聲發大財的人們節日都是一樣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