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前置倉+到家,貼近消費者,解決多品項+30分鐘速配是未來的方向麼?
7
回覆列表
  • 1 # 敬人的新農村

    我認為親“前置倉+到家”的模式走不下去。

    這樣的模式唯一的好處就是30分鐘送達,其他方面的優勢都不明顯。

    但是現階段更加為了憑顧客體驗,而設定了很多的前置倉,但是這些倉庫之間庫存明細又不能做到實時互通,所以浪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為了能夠儘快使自己跑成頭部玩家,各家都在進行補貼把顧客慣著。一旦某天取消補貼,要讓顧客為前置倉裡的浪費,和30分鐘到達這樣超爽的體驗買單的話,我相信大多數顧客可以接受3~5個小時再到貨。

    我們試想一下,30分鐘送達顧客手裡的菜不太新鮮,你認為顧客還會在你這裡買幾次?3~5個小時送到顧客手裡的菜足夠新鮮,價格比農貿市場略低或者持平,你覺得顧客會在手機上買菜,還是會親自到農貿市場去買菜?顧客真正在乎的是,拿到手裡面的菜是否新鮮。要是同時開通3~5個小時到達,跟30分鐘到達兩項服務,30分鐘到達會需要加收加急服務費,3~5個小時到達則不叫加,我相信絕大部分顧客會選擇在3~5個小時之前下單。

    未來會形成在一個大城市或者幾個城市的中心地帶設立一個大型的中轉分揀配貨倉庫,在這裡完成分揀配貨,然後再有專線的冷藏配送車拿到一定的片區內,再由達達、蜂鳥這小哥送達顧客所在小區的冷藏快遞櫃。

    “大型中心分揀配貨倉+冷藏運輸專線+同城配送+智慧冷藏快遞櫃”。這樣的模式才會是未來最佳狀態。設城市中心大倉,對平臺好管理又節省,也裡顧客足夠近。終端設立智慧冷藏快遞櫃,海鮮水產蔬菜都可以做啦。

  • 2 # 風和日麗1—1

    網際網路大佬們提出了一個概念,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是產業網際網路,這個產業網際網路如何做?由誰來做才可以做得成功?我認為產業網際網路一定要熟悉這個產業的人,僅僅懂網際網路的人是做不成產業網際網路的。以我的觀察目前做農產品電商的都是懂網際網路而不懂傳統的農產品貿易的人,失敗是正常的,不失敗才不正常。看到一個電視節目,一個24歲的小女孩在朋友圈賣農產品拿到了融資,我很奇怪,你在朋友圈賣大白菜,賣給誰?你的目標顧客是家庭對吧?他一次買多少斤?十斤還是五斤?市場8毛直接買回家,你也8毛一斤再加一塊錢的運費1.8一斤,消費者會要你的大白菜?這樣的商業模式也被資本看好了。自然是失敗收場。農產品有幾個特點:單價低,質量標準不同意,需要保持新鮮,小規模運輸成本太高,消費頻率特別高,消費者對價格很敏感,一般快遞物流公司都需要中轉,中轉一個是慢,二是很容易產生破損,這些特點決定了農產品不適合小規模電商。農產品的電商一定要以大規模的運輸的模式為主,也就是產地到批發市場,這樣的平臺沒有,農產品電商很難做成功。我們在2016年轉型移動網際網路的時候設計過一個農產品的電商平臺,我們分為產地市場,批發市場,零售市場和訂單農業。我上平臺一搜離我500公里的麻城的桃子最便宜,5毛一斤,我看評價不錯,我放心的支付了十噸一級桃子在平臺,三天後到貨了,我驗收是一級損耗也在承諾的範圍內,我確認對方收到貨款。我們規劃到配送的時候發現配送要燒錢,於是放棄了,做了可以降低物流成本30%的物流配貨軟體快遞物流第三方平臺“51快配”APP。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年代《成吉思汗》演唱者張蝶是男生還是女生?近況如何?到現在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