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演變與改良歷史,可以分以下幾個時間短來介紹。
一、旗袍的出現,現代意義上的旗袍從清代旗人女子的長袍演變而來。滿族入關後,滿族婦女的日常袍服特點是線條平直,袖子寬,袍長到腳面,袍身遍佈刺繡,領子,袖口,衣襟有很寬的多重飾邊,裝飾十分繁瑣。
二、1910至1920年代初期,婦女以上衣下群或者上衣下褲為主,上衣合體,衣襬為圓弧形,長度不過臀,衣袖到手肘,裙襬上至腳踝。
三、1920年代,初步形成,初興的旗袍和男士長衫類似,寬闊平直。但是到了1920年代後期,衣身變得較為合體,露出小腿,鑲緄越來越少,比較節簡。
四、1930年代到1940年代是旗袍的黃金年代。當時的旗袍盛行,成為不同階層,不同年齡段女性普遍的服裝。這個階段的旗袍領子高低,開衩高低,變化非常快,但總體來說窄身修長。受西方文化影響,中西合璧很是常見,比如波浪紋的裙襬,翻領等。
五、1950至1960年代是旗袍的轉折時期,在內地旗袍已經消失,在香港旗袍為中上階層女性的普遍服裝,當時袍身緊窄,強調細腰,下襬收窄,領子加高。1960年代末起,旗袍成衣出現,款式很多。但是旗袍穿起來拘謹,不符合年輕人審美。1970年代,旗袍收迷你裙影響,變得非常短,失去了原有的韻味,流行不起來。
旗袍在華人地區流行了幾十年,雖然在日常服裝範圍內衰微,但作為中國婦女的象徵,很多人會在重要場合穿著。
旗袍的演變與改良歷史,可以分以下幾個時間短來介紹。
一、旗袍的出現,現代意義上的旗袍從清代旗人女子的長袍演變而來。滿族入關後,滿族婦女的日常袍服特點是線條平直,袖子寬,袍長到腳面,袍身遍佈刺繡,領子,袖口,衣襟有很寬的多重飾邊,裝飾十分繁瑣。
二、1910至1920年代初期,婦女以上衣下群或者上衣下褲為主,上衣合體,衣襬為圓弧形,長度不過臀,衣袖到手肘,裙襬上至腳踝。
三、1920年代,初步形成,初興的旗袍和男士長衫類似,寬闊平直。但是到了1920年代後期,衣身變得較為合體,露出小腿,鑲緄越來越少,比較節簡。
四、1930年代到1940年代是旗袍的黃金年代。當時的旗袍盛行,成為不同階層,不同年齡段女性普遍的服裝。這個階段的旗袍領子高低,開衩高低,變化非常快,但總體來說窄身修長。受西方文化影響,中西合璧很是常見,比如波浪紋的裙襬,翻領等。
五、1950至1960年代是旗袍的轉折時期,在內地旗袍已經消失,在香港旗袍為中上階層女性的普遍服裝,當時袍身緊窄,強調細腰,下襬收窄,領子加高。1960年代末起,旗袍成衣出現,款式很多。但是旗袍穿起來拘謹,不符合年輕人審美。1970年代,旗袍收迷你裙影響,變得非常短,失去了原有的韻味,流行不起來。
旗袍在華人地區流行了幾十年,雖然在日常服裝範圍內衰微,但作為中國婦女的象徵,很多人會在重要場合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