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我們走到區塊鏈理論的最前沿?
——區塊鏈發展面臨的制度枷鎖是什麼?
2008年,美國爆發次債危機。華爾街的吃相太難看,並且被網際網路曝光在全人類的眼皮底下。
美華人憤怒了,有人譴責華爾街的貪婪,有人佔領華爾街,有人開始嘗試透過分散式記賬技術實踐,尋找替代華爾街記賬體系的路徑。
因此,首先我們要明確:第一,區塊鏈這個後來總結出來的概念,它的目的是替代傳統的記賬路徑。
第二,區塊鏈是手段,目的是透過普享記賬權,打破華爾街對金融的壟斷,提升金融的效率,降低實體企業的成本。
明白以上兩個邏輯,我們去尋找問題:
區塊鏈作為一項被全人類高度關注的新技術,已經出現了10年多,為什麼依然無法服務實體產業?
其根源在哪?這是我們需要研究的重點。如果不搞懂這個問題,我們是無法到達這個領域的最前沿的。
金融是一個宏大的命題,區塊鏈作為新金融的底層技術,同樣是一個宏大的命題。
宏大的命題需要從最底層去發現、去思考,區塊鏈的最底層是什麼?
答案是社會制度與西方的價值觀。區塊鏈的發源地,是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股權獨享是資本主義社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區塊鏈上產生的東西,被中本聰定義為比特幣,而不是區塊鏈的所有權——股權。請注意這個定義是由價值觀決定的。
價值觀這個東西看似很虛,但卻時刻影響著每個人的思維與選擇。中本聰的最初定義直接決定後來者的思維路徑。
如果把比特幣定義為這套網路的所有權,這個所有權會很自然的隨著使用者的增加而增值。這是一個能夠自洽的邏輯。
但如果把比特幣定義為貨幣,這種貨幣會失去所有權的支撐,失去所有權的支撐,參與者將只能依靠信仰維繫彼此手中籌碼的價值。不能自洽的信仰實際是很不牢固的。建立在不牢固的信仰之上的價值單位,會讓信仰者始終為尋找信仰同盟者而焦慮,這是數字貨幣始終不能走向實體的根源。因為信仰者之間的信任並不牢固。
因此,真正禁錮區塊鏈發展的枷鎖,恰恰是美華人標榜的、所謂的普適價值觀。
——演算法應該:以人為本
人的賬號,才應該是區塊。
個人、商戶、企業、機構開通賬號,會自動形成一個個區塊。
每個區塊內有兩個價值單元:第一,網路的所有權,即股權;第二,網路的未來服務,即提貨權。
前者如一口井,後者如打上來的井水。前者是無限的,後者是有限的。無限能夠為有限提供充分擔保。未來能夠為現在提供充分擔保。
以上都是能夠自洽的,自洽的意義是:每個自己能夠說服自己的,自己說服自己才能建立真正的穩定和信任。
如何使我們走到區塊鏈理論的最前沿?
——區塊鏈發展面臨的制度枷鎖是什麼?
2008年,美國爆發次債危機。華爾街的吃相太難看,並且被網際網路曝光在全人類的眼皮底下。
美華人憤怒了,有人譴責華爾街的貪婪,有人佔領華爾街,有人開始嘗試透過分散式記賬技術實踐,尋找替代華爾街記賬體系的路徑。
因此,首先我們要明確:第一,區塊鏈這個後來總結出來的概念,它的目的是替代傳統的記賬路徑。
第二,區塊鏈是手段,目的是透過普享記賬權,打破華爾街對金融的壟斷,提升金融的效率,降低實體企業的成本。
明白以上兩個邏輯,我們去尋找問題:
區塊鏈作為一項被全人類高度關注的新技術,已經出現了10年多,為什麼依然無法服務實體產業?
其根源在哪?這是我們需要研究的重點。如果不搞懂這個問題,我們是無法到達這個領域的最前沿的。
金融是一個宏大的命題,區塊鏈作為新金融的底層技術,同樣是一個宏大的命題。
宏大的命題需要從最底層去發現、去思考,區塊鏈的最底層是什麼?
答案是社會制度與西方的價值觀。區塊鏈的發源地,是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股權獨享是資本主義社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區塊鏈上產生的東西,被中本聰定義為比特幣,而不是區塊鏈的所有權——股權。請注意這個定義是由價值觀決定的。
價值觀這個東西看似很虛,但卻時刻影響著每個人的思維與選擇。中本聰的最初定義直接決定後來者的思維路徑。
如果把比特幣定義為這套網路的所有權,這個所有權會很自然的隨著使用者的增加而增值。這是一個能夠自洽的邏輯。
但如果把比特幣定義為貨幣,這種貨幣會失去所有權的支撐,失去所有權的支撐,參與者將只能依靠信仰維繫彼此手中籌碼的價值。不能自洽的信仰實際是很不牢固的。建立在不牢固的信仰之上的價值單位,會讓信仰者始終為尋找信仰同盟者而焦慮,這是數字貨幣始終不能走向實體的根源。因為信仰者之間的信任並不牢固。
因此,真正禁錮區塊鏈發展的枷鎖,恰恰是美華人標榜的、所謂的普適價值觀。
——演算法應該:以人為本
人的賬號,才應該是區塊。
個人、商戶、企業、機構開通賬號,會自動形成一個個區塊。
每個區塊內有兩個價值單元:第一,網路的所有權,即股權;第二,網路的未來服務,即提貨權。
前者如一口井,後者如打上來的井水。前者是無限的,後者是有限的。無限能夠為有限提供充分擔保。未來能夠為現在提供充分擔保。
以上都是能夠自洽的,自洽的意義是:每個自己能夠說服自己的,自己說服自己才能建立真正的穩定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