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世青衣染霜華

    我們是農村的,鞭炮還可以放,只要注意安全就行。

    只是現在很多人都有了車,村裡又沒有個停車場,尤其初二的時候,進不來出不去的,這是讓人很苦惱的事

  • 2 # 彼得媽的王國

    過年的樂趣之一就是經歷平日裡很少經歷的這些。就是你說的這些事。人生如果一直一帆風順是不是也少了樂趣。當然一帆風順只是一個願景。幾乎沒有這樣的人。嚐嚐人生百態,挺好!

  • 3 # 恨我瘋狂

    沒有以前的年味了,過年也就是放個大長假,好多地方關門了,出去旅遊也沒什麼地方值得去,也就是親朋好友坐坐聊聊天。

  • 4 # 五月蘭陵

    中西方的“過年”是略有不同的:支撐中國的新年的是傳統民俗和傳統氣氛,是西方所沒有的——支撐西方的聖誕節的是嚴格的宗教信仰。

    對於“年”來說,它是鮮活的——它不會被時間打磨殆盡,是一年中鮮少的團圓時刻,親情的再現,更好地詮釋“家”的象徵意義。

    “年”對於我們家不同的人來說,意義各不相同。

    對於我的弟弟來說,他只是一個兩歲的小男孩,像我的當年,“年”充溢著新鮮感,同時也是熱鬧的。回到老家面對語言都聽不懂的陌生環境,又會伴著大量親人“圍攻式”親近帶來的驚恐。根據我的經驗,隨著長大這一切都會好轉。

    對於我來說,“年”是一種無形的歸屬感,是在團聚中找回自己真正的歸屬之處,真正屬於我自己的歸處,我的祖上,我的老家。

    對於我的父母來說,“年”是儀式感,是每年必須完成的一件重大事情,這種儀式感催促著他們不辭辛苦地趕回老家,無論多忙,回老家的事都耽擱不下。同時也是一段短暫的休憩,得以放鬆地偃意——平時的他們,實在是太忙了!

    對於祖父母來說,“年”是幸福感,期待著自己的兒孫回家,享受兒孫在自己身邊的滿足感,他們的神情是近乎慈悲的。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親情——或許隔著三四輩,或許隔著幾十個城市,但是我們總會在“過年”中迴歸樸實的喜悅、深切。

    對於祖父母的父母來說,“年”是企盼感——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企盼著孫子、玄孫看望的訊息,在有生之年中能再次感受“過年”的暖心、開心,他們的空虛立刻就在企盼之中治癒了,是隻存在於不斷自我催眠的睡夢的快樂。“年”就像一條隱形的繩索,繩子絆住的人越多,心中就越發充盈,幸福感不斷膨脹,是深吸幾口氣無法稀釋地乾癟的滿滿親情,戳破一個口也不會漏氣,滿得要溢位來。

    新年並不是會被距離沖淡幸福感和儀式感的,親情也並不會被時間打磨殆盡,我想這也許是“過年”的最大意義。

  • 5 # 不叮牛的牛虻

    你的角度不咋正確。

    看的都是反面,可惜……你習慣了抱怨,於是就忘了事物還有其他一面兒:

    不放鞭炮免了霧霾,省的受傷失火;

    打麻將說明你至少好有三個朋友;

    能旅遊證明你有層次有錢;

    開車你竟然買車了;

    坐高鐵咋地也比坐郊區車顛簸強吧?

    時代的人們,就這樣:永遠不會滿足。

    不是對社會進步不滿足,而是自己的貪慾難平而不滿足。

    可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市面上有哪些已經大面積推廣的水稻品種?這些水稻品種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