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1938年生於德國薩克森,20歲時翻越柏林牆從東德遷移至西德。1963年,本來在沃納&卡茨畫廊參加展覽的兩幅作品,因為被攻擊為主題淫穢下流被迫撤下,此後的巴塞利茲開始了義無反顧的叛逆之路。
他離開了柏林,在畫布上將風景和人物“肢解”,用支離破碎的,倒置的影象來影射時代與國家的噩夢,他筆下的德國神話和英雄,在戰後德國烈火焚燒般的枯索土地上顯現出一種撕裂般的痛感和無奈。
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後,巴塞利茲逐漸將對主題的關注轉移到了影象本身上,他曾經表示:“繪畫物件不再具有固有的重要性,所以我選擇沒有意義的東西……繪畫客體不表達任何東西,繪畫不是達到一個目的的手段,相反,繪畫是自發的。”1980年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德國館,巴塞利茲又一次挑釁了公眾的認知底線,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彩色木雕——一個斜仰的人,正在行著典型的納粹軍禮,透過主觀放大藝術力量的方式,他試圖超越當時流行的意識形態鑑定一切的狹隘標準。
2005年,從“混音系列”起,已經古稀之年的巴塞利茲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早期創作,剝離於舊的習氣與認知,將現在的理念,技巧和經驗重新注入過去的主題和影象之中。
從1963年至2017年,喬治·巴塞利茲用半個世紀以來不同時期的重要作品,展示了其不斷進取和蛻變的過程。
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1938年生於德國薩克森,20歲時翻越柏林牆從東德遷移至西德。1963年,本來在沃納&卡茨畫廊參加展覽的兩幅作品,因為被攻擊為主題淫穢下流被迫撤下,此後的巴塞利茲開始了義無反顧的叛逆之路。
他離開了柏林,在畫布上將風景和人物“肢解”,用支離破碎的,倒置的影象來影射時代與國家的噩夢,他筆下的德國神話和英雄,在戰後德國烈火焚燒般的枯索土地上顯現出一種撕裂般的痛感和無奈。
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後,巴塞利茲逐漸將對主題的關注轉移到了影象本身上,他曾經表示:“繪畫物件不再具有固有的重要性,所以我選擇沒有意義的東西……繪畫客體不表達任何東西,繪畫不是達到一個目的的手段,相反,繪畫是自發的。”1980年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德國館,巴塞利茲又一次挑釁了公眾的認知底線,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彩色木雕——一個斜仰的人,正在行著典型的納粹軍禮,透過主觀放大藝術力量的方式,他試圖超越當時流行的意識形態鑑定一切的狹隘標準。
2005年,從“混音系列”起,已經古稀之年的巴塞利茲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早期創作,剝離於舊的習氣與認知,將現在的理念,技巧和經驗重新注入過去的主題和影象之中。
從1963年至2017年,喬治·巴塞利茲用半個世紀以來不同時期的重要作品,展示了其不斷進取和蛻變的過程。